中证A500指数正式发布,首批ETF产品募集规模或达200亿元
中证A500指数正式发布,首批ETF产品募集规模或达200亿元
中证A500指数于2024年9月23日正式发布,该指数收于3725.78点,当日上涨0.23%。作为更贴近资本市场结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宽基指数代表,中证A500指数被视作新质生产力领域引入增量资金的重要力量。
中证A500指数的发布背景与意义
中证A500指数的发布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摩根中证A500ETF拟任基金经理韩秀一表示:“中证A500指数可谓是含‘新’量较高的宽基指数,覆盖了更多细分领域龙头和新兴产业代表公司。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源头活水,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首批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10只ETF产品已于9月10日开始发售,并已全部完成募集工作。其中,嘉实中证A500ETF已于9月20日率先成立。根据“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20亿元”的规定,这10只基金或将为A股带来200亿元的增量资金。
中证A500指数的特点与优势
中证A500指数在编制方法上与其他宽基指数有显著不同。该指数通过“自由流通市值采样”,聚焦于全市场排名靠前的500只龙头股票,对A股的覆盖率更高。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中证A500成份股的自由流通总市值占中证全指的55.1%,优于其他传统大盘宽基指数。
同时,中证A500指数的编制基于“行业中性”原则,工业、信息技术、通信服务、医药卫生行业合计权重约为50%。该指数纳入了更多新兴领域龙头,其中266只股票是沪深300未覆盖的,权重占比合计为19.86%。在沪深300指数未覆盖的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权重前20的成份股中包含较多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细分行业龙头,如AI算力/AI终端领域的新易盛、沪电股份;苹果产业链的东山精密;工业AI机器人领域的中控技术;创新药领域的科伦药业等。
中证A500指数还朝着“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该指数不仅剔除了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并且只从沪股通或深股通证券范围内选择个股。这种编制规则不仅为境内外中长期资金配置提供了便利,而且更契合A股市场机构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中证A500指数的投资价值分析
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拟任基金经理龚丽丽认为,中证A500指数具有更宽、更新、更强的特点,较沪深300等传统市值选股类宽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贝塔升级。
从投资收益角度看,中证A500指数的长期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中证A500指数自基期2004年12月31日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7.3%;同期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为6.5%。波动率方面,中证A500指数自基期以来的年化波动率为25.2%,低于同期沪深300的25.4%。指数走势方面,近年来,中证A500指数逐渐呈现超越沪深300指数的趋势。截至2024年8月底,中证A500指数基日以来累计超赢沪深300指数53.1%。
此外,中信建投策略团队分析认为,与其他宽基指数相比,中证A500成份股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更优。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报,中证A500指数的成份股平均ROE为10.3%,平均营收增速为3.4%,均优于包括沪深300、中证800在内的大中盘宽基指数。样本公司基本面表现良好,七成样本近一年净资产收益率或营收增速位居同行业前30%。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中证A500指数的市盈率为12.20,约处于过去三年的26%分位数。光大证券财富管理团队分析认为,A股中大盘个股估值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沪深300市盈率在近十年以来10.76%的分位点,中证500市盈率分位数为9.78%,从均值回归角度看,A股市场大盘股未来潜在回报空间较大。
配套投资工具的发行情况
重磅指数发布的同时,配套投资工具已火速提前“到位”。9月10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同步发售。截至发稿前,嘉实基金、摩根资管、景顺长城、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招商基金旗下的中证A500ETF均已结束募集。另据渠道消息,其他三家基金公司也在9月23日完成募集工作。
其中,嘉实基金、景顺长城、摩根资管、南方基金旗下产品均为提前结束募集,并对认购申请采用了“末日比例确认”原则予以部分确认。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也启动了按比例配售。这意味着,目前已官宣完成募集的7只中证A500ETF,成立规模合计将达到140亿元。若其他三家的募集同样顺利,中证A500ETF有望为A股带来约2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在龚丽丽看来,布局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或能更好地抓住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这一长坡厚雪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