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益生菌挑选三大迷思!菌种、菌数不是越多越好
揭秘益生菌挑选三大迷思!菌种、菌数不是越多越好
近年来,全球掀起了一股益生菌热潮,人人都想通过补充益生菌来养好肠道菌,进而调整体质、获得健康。但益生菌真的是多多益善吗?专家破除益生菌迷思,教你挑选益生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定义,益生菌指的是对人(或宿主)有益的活的微生物。正确补充益生菌可以调整体内菌丛生态,然而,许多人认为菌种多样化、菌数多就是好产品,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谬误一:益生菌一定要吃高菌数吗?
并非如此。挑选具有实际功效的菌株,达到“保证菌数”才是关键。
菌数不等于功效
许多厂商为了追求极高的菌数,不惜添加对人无益、价格低廉的球菌“滥竽充数”,对健康改善没有帮助。那有功效的益生菌怎么样算足够?实际上依据不同菌种和想达成的功效,会需要研究来佐证有效剂量,通常至少要 20-100 亿。保证菌数更重要
然而,大部分厂商标示的是“出厂菌数”,就是在益生菌生产完成时添加的菌数。由于活菌会随着时间或不当的保存方式递减,即便初期加了几百亿,到消费者手中时,许多菌可能早已阵亡。真正能保障菌数的是标示“保证菌数”的产品,表示“在有效期限内,产品菌数都保证能到达的数”,因此选择益生菌产品时,务必优先考虑“保证菌数”产品为优先。
谬误二:菌株种类越多越厉害?
并不是,菌株的数量并不能决定一种益生菌是否优于另一种。
一些益生菌品牌提供含有多重细菌菌株的产品,认为这种方法可能会更好地复制肠道的正常环境。 然而,研究表明“越多越好”的概念并不一定适用于这种情况。选择益生菌产品时,首先要弄清楚您的需求。 然后,寻找特定益生菌菌株以及支持其健康益处研究的产品。 不要仅仅因为一种产品有“更多菌株”而选择它。
认清菌株功效
不同益生菌的功效不同,例如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有针对调整消化道、私密保养、调节情绪或睡眠不同需求的产品。挑选时,应该要先认清自己的需求,搜寻相对应“菌株”的产品,才会有有效,不是盲目追求“多种”。优先考虑菌株编号
菌株是菌种底下的分类,就如同在相同人种中,每人都擅长的领域不同,同一菌种中的不同菌株,其功效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菌株就像是益生菌的“身份证编号”,决定了其特定的健康益处。因此,建议挑选益生菌时,优先考虑菌株是否有编号(如植物乳杆菌 LP28,后面的数字就是菌株编号),这些菌株通常获得专利,且其功效已得到研究支持,是众多益生菌选择中的关键差异化因素。
谬误三:吃了立即见效的益生菌才是好的吗?
不是,如果产品让肠道立刻有反应,反而要小心!
- 小心轻泻剂
为了让消费者带来立即的“顺畅感”,某些厂商可能会添加刺激消化道的“轻泻剂”,不但无法从根本调整肠道菌丛,更可能因为不断刺激粘膜细胞,导致肠道细胞受损,甚至坏死。
要避免选到含轻泻剂的产品,记得在选购前仔细查看产品的“成分列表”,注意是否含氧化镁、望江南、阿勃勒(现已禁用)、决明子、芦荟素、番泻叶等成分,如果有,就不建议长期使用。
- 乳糖不耐者注意
另外,对于乳糖不耐的患者,也要避开关选择“乳糖”排在成分列表最前面的产品,表示添加量高,可能会因乳糖不耐而拉肚子。
益生菌怎么挑?五大黄金原则
为了避免踩进益生菌挑选的误区,以下提供益生菌挑选标准,教你在茫茫的益生菌大海中,找到安全又有效的产:
专利菌株:益生菌的功效取决于菌株,选择拥有专利菌株的产品,代表菌株经过严谨的筛选和研究,具有良好的活性,且得到专利认证,更能保障产品的功效。
科学实证功效:选择有临床研究支持的益生菌产品,能确保产品的功效得到可靠的证实。
保证菌数:益生菌会随时间或保存方式递减,选择清楚“保证菌数”,能确保产品在有效期限内的达到足够的菌数。
成分不含有害物质:益生菌产品应选择无添加轻泻剂的产品,并建议选择无添加人工香料、色素、防腐剂等有害物质的产品。
安全性研究报告:益生菌产品应经过严格的检验,以确保产品的品质。选择提供产品检验报告的益生菌产品,更能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掌握正确的挑选方法,才能让益生菌真正发挥其功效。不过要记得,益生菌并不是仙丹妙药,要维持整体的健康,还是要搭配均衡的饮食和规律运动及作息,才能从基础改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