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中医院成功植入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 开启心血管治疗新篇章
怀远县中医院成功植入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 开启心血管治疗新篇章
2月14日,怀远县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位45岁患者植入了一枚“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标志着该院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这是怀远县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术,展现了该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先进技术水平。
患者为一名45岁男性,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年后随诊”入院。患者既往被诊断为“冠心病”,曾在其他医院接受过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治疗。此次入院后,怀远县中医院心内科褚其奎主任团队为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前降支中段狭窄80%~90%,回旋支近段远端至远段弥漫性狭窄50%~60%。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团队决定对左前降支行血管介入治疗。
手术过程中,团队使用了血管内超声(IVUS)精确测量病变部位,确认病变处的最小管腔面积为1.83mm²,斑块负荷为84%。经过预扩球囊、切割球囊及后扩球囊的充分预处理,复查造影显示残余狭窄减轻至20%,符合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指征。术后造影显示支架膨胀良好,未见残余狭窄及血管夹层,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血管内超声检查显示支架贴壁良好,最小管腔面积达到4.83mm²。
术前
术后
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 BRS)是一种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支架,能够在人体内逐渐降解并被组织吸收。与传统金属支架相比,生物可吸收支架具有诸多优势:避免金属植入物永久存留体内带来的远期安全性问题,恢复血管的舒缩功能,尤其对年轻患者远期获益更大;此外,它不会阻碍再次血运重建的选择,便于患者进行核磁和CT检查,还能解决部分患者对金属支架的过敏反应和心理障碍。
心内科主任褚其奎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医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先进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应用,标志着怀远县中医院在冠脉介入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未来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该院心内科团队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团队成员均曾在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及射频消融治疗、高血压及心衰的药物治疗等。此次手术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怀远县中医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随着生物可吸收支架技术的推广应用,怀远县中医院将继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先进的医疗服务,推动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室介绍
褚其奎 怀远县中医院心内科主任
常郁磊 怀远县中医院心内二科 副主任医师
王克伟 怀远县中医院心内二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