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只黄金主题基金年内收益全部浮盈丨周五盘点
53只黄金主题基金年内收益全部浮盈丨周五盘点
2025年2月初,中国金融市场迎来多个积极信号。从黄金主题基金到新发基金,从基金分红到可转债市场,多个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黄金主题基金全线飘红
今年以来,受益于标的资产价格不断攀升,黄金主题基金业绩表现亮眼。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市场上53只黄金主题基金年内收益全部实现浮盈,最高浮盈接近9%。同时,这些基金的合计规模已逼近1200亿元关口。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国际金价整体呈现走高态势,带动黄金主题基金等相关产品表现良好。不过,金价在连续上涨后积累较大回调风险,建议投资者短期轻仓持有相关资产。
新发基金密集发行
作为农历蛇年新年的首个交易日,9只公募基金同日开启认购。加上此前“跨年”开启发行的产品,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已有二十余只。与此同时,截至2月底,还有2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超30只基金产品即将开启认购,权益类基金在其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2月5日,9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基金产品正式开启认购,认购截止时间从2月14日到2月28日不等。实际上,此前已有十余只基金在春节假期前已经启动发行工作。据Wind统计,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共有26只,品类涉及被动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等细分产品类型。
展望后市,不少机构人士认为,2025年A股盈利周期与投融资生态即将站上新起点。权益市场整体表现仍值得期待,看好消费复苏、科技成长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基金业绩显著回暖
近期,基金业绩显著回暖。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全市场逾2.2万只公募基金中,超过1万只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占比接近一半。77只基金1月份收益率超过10%;其中,14只超过20%,整体来看,业绩排名居前的公募基金,均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或灵活配置型产品,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突出。
拉长时间来看,上一个蛇年期间(2013年2月10日至2014年1月30日)成立的基金更是表现出色,不少产品的净值翻了数倍。展望后市,机构认为,短期海外风险相对可控,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或更加积极有为,在流动性充裕与风险偏好升温的背景下,投资者可以积极布局,可重点关注具备产业趋势的科技成长方向。
基金分红规模大增
1月份基金分红超250亿元。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有622只基金(统计全部份额,下同)共进行了633次分红,分红总额达252.0493亿元。同比来看,今年1月份参与分红的基金数量增加53.58%,分红次数同比增长56.29%,分红总额同比增长87.21%。
值得一提的是,在分红基金中,有89只基金是去年刚成立的。通常新成立的基金需要一定时间来构建投资组合、积累收益,而这些去年刚成立的基金能在今年1月份参与分红,反映出多方面积极信息。业内人士认为,这体现出基金分红意愿有较大提升。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监管政策的积极引导,公募基金市场的分红势头有望继续保持强劲。
港股配置主线明确
港股迎来新春开市,科技和红利两大策略仍是市场配置主线。根据基金的2024年四季报披露,2024年末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港股仓位大幅提升,配置占比14.3%,已达到201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节后港股市场投资逻辑将如何演绎?业内表示,从内需来看港股基本面位置较2023年末更为安全,分歧在于市场“以价换量”式企稳,能否抵抗“远期的焦虑”。尽管对港股的长周期担忧不断,市场情绪时有波动,不过港股的估值水平仍有优势。
可转债市场表现亮眼
2025年开年以来,可转债市场表现不俗,转债指数连续上涨。2月6日,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79%,盘中最高报424.72点,创2022年9月以来新高。拉长时间看,自2025年以来,该指数累计上涨2.44%,跑赢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新近披露的基金持仓数据显示,不少机构表现出对可转债的青睐。据券商研究报告,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2876.67亿元,占转债总市值的39.75%,较2024年三季度上升2.96个百分点;公募基金持有转债仓位为0.97%,较2024年三季度上升0.15个百分点。此外,2024年四季度,持有可转债的公募基金共7545只,其中持有转债市值超10亿元的基金(不含可转债基金)共61只。
市场人士分析,在净供给减少强化可转债稀缺性的同时,来自机构投资者的需求逐步释放,造成了近期可转债供不应求、估值上升的局面。展望全年,可转债信用风险将得到有效缓解,权益市场也有望带动可转债走好。
以上就是本期所有内容,咱们下期再会。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