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58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体育学类专业,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专业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体育发展重心的转移,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由原来的竞技体育为主的“金牌”导向朝着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并重的方向发展;社会体育的不断发展,必不可少的需要大量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参与其中;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

全国高校开设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承担着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当前多数省份开设有相关专业,其中湖北省已有17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排全国第三,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理应起到重要作用。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把握休闲体育活动规律和洞察体育休闲市场变化,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运动、健身的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接受到社会体育活动相关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课程体系

专业知识体系由学科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实践三个方面构成;包括体育的基本概念、本质、功能等,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人体运动的基本功能;体育运动过程的心理现象与规律,体育的社会现象及规律,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与手段等知识。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项目
基础课程
运动心理学、运动保健、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
核心课程
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导论、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管理学概论、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实践教学

实践课程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科研训练等课程,总学分不少于14学分;社会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

毕业写作

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所采用的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问题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对应体育学类本科相关专业,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体育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开展解决体育实践问题的设计,应包括开题报告、任务书、毕业设计方案、毕业设计说明书等内容。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学生研究生阶段可选择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于公共与商业体育服务机构、健身机构、体育行政部门、学校及科研单位等相关职业,也可报考公务员,从事车站治安管理工作的相关岗位。

师资队伍

各高校必须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师资队伍,专任教师能独立承担70%以上的专业课程,专业带头人应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本校教师;生师比应达到有关文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要求。合理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运动技能课程班级授课规模一般控制在20-25人;专业类基础课程应有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新办专业须有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20人以上。其中,应有具备从事本专业教学资格的教授职称者2人,副教授职称者4人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以上。

教学条件

各高校需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用房,并配备具有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专用教室;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的体育院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体育类院校不低于4000元;有能够满足各类运动项目教学的一定数量的标准田径场、标准足球场、室内外篮球和排球场、体操房、舞蹈房、武术房等,有条件的学校应建设游泳池,并保证办学需要的教学场地设施开放时间,各场馆应配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体育运动器材和设备;要拥有一定数量且相对稳定,满足社会调查和专业见习、实习、实验、实训需求的校内或校外基地;各高校应借助社会资源,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和院要建设专门的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

开设院校

地区
学校
北京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
天津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重庆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河北
石家庄学院、邢台学院、河北体育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廊坊师范学院、衡水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山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燕京理工学院、河北东方学院、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河南
河南大学、平顶山学院、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信阳师范大学、周口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许昌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安阳学院、郑州工商学院、商丘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
山东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德州学院、鲁东大学、临沂大学、泰山学院、山东财经大学、枣庄学院、潍坊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青岛工学院
山西
太原师范学院、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忻州师范学院、山西科技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安徽
安徽师范大学、黄山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巢湖学院、淮南师范学院、池州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江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井冈山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景德镇学院、萍乡学院、南昌职业大学、江西科技学院、新余学院、江西工程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南昌工学院、赣南科技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豫章师范学院、南昌师范学院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浙江
湖州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湖北
武汉体育学院、江汉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长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汉江师范学院、湖北文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科技学院、三峡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文理学院、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商贸学院、湖北恩施学院、武汉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湖南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湘南学院、邵阳学院、怀化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广东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韶关学院、惠州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岭南师范学院、肇庆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州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州新华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河池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百色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大学、贺州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南宁理工学院、桂林学院
云南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曲靖师范学院、普洱学院、红河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文山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昆明城市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工商学院
贵州
遵义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安顺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凯里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学院、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四川
内江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昌学院、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宜宾学院、四川文理学院、阿坝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工商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渭南师范学院、榆林学院、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宁夏
宁夏师范学院、银川科技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黑龙江
黑河学院、哈尔滨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
吉林
白城师范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财贸学院、东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沈阳大学、辽宁理工学院、沈阳科技学院
新疆
伊犁师范大学、喀什大学、昌吉学院
内蒙古
赤峰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学院
海南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口经济学院
福建
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三明学院、闽南理工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甘肃
兰州文理学院、天水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
青海大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