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皮定均中原突围后名震华夏,周总理忍不住问:他到底带了多少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皮定均中原突围后名震华夏,周总理忍不住问:他到底带了多少人?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TNGJHA0543HG0Q.html

1946年6月,面对国民党军30余万重兵围困,中原军区5万余人被迫突围。其中,皮定均率领的一纵一旅7000余人,通过5次巧妙改道和灵活战术,成功突破重围,以5000余人的完整建制抵达苏皖解放区,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抗战刚刚胜利结束,蒋介石就再次掀起战火烽烟。他调集30多万部队,20多个师,将我中原军区5万余人包围在湖北北部宣化店地区,妄图一举歼灭,占领中原解放区。

对此,蒋介石是志在必得。中原军区司令李先念、政委郑位三也知道,蒋介石来者不善,面对重兵重重包围,我军5万多人凶多吉少,只能采取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1946年6月26日,李先念和郑位三各带一路(分左右两路)主力分别从信阳以南柳林、孝感以北王家店附近突围。6月27日,一纵一旅旅长皮定均接到一纵司令员王树声下达的任务:留下阻击敌人三天,掩护主力部队突围。

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以第1纵队第1旅伪装主力,向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以东转移;鄂东军区部队就地坚持斗争,以迷惑、牵制敌人。

当时一纵一旅共有7000多人,要扮成我军主力吸引敌人主力不难,但是敌人主力围上来之后怎么办?谁也不知道。王树声也知道,一纵一旅接下任务,就是签了生死状,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生死较量,险恶阻击

军令如山,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皮定均及全旅将士都知道,这一次凶多吉少,万分凶险。但是,他们为了全军突围,还是义无反顾接下任务。

阻击战打响后,皮定均没有选择硬拼,而是采取了“智斗”,和敌人玩起了“捉猫猫”,也就是声东击西战术。白天,他们大摇大摆向东进军,晚上悄悄向西移动,循环往复,让敌人误以为主力向东进军

这波操作搞得敌人不明觉厉,做出误判,一直在东面重兵把守。直到第二天,敌人才发现上当,但是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武器装备精良,弹药充足,竟然兵分三路向皮旅发起攻击,妄图速战速决,打垮皮旅后,向西追击我军主力。

皮定均迅速做出部署,兵分两路:一路在沙窝、白沙河一线坚守,一路则在白雀园东北一线坚守,两路将士配合出击,死死黏住敌军。

主力部队越过平汉线后,一旅掩护任务完成,如何率几千人于敌人数十万重围中逃出生天,成了皮定均的紧要任务。

打完阻击战,一旅已经弹尽粮绝,将士疲惫不堪,又因天降大雨,许多人双脚溃烂。皮定均权衡之下,决定翻越大牛山进驻吴家店,在吴家店进行休整补给,突围之旅开始了传奇突围。

在吴家店休整3天后,一旅在皮定均的率领下,开始了更加艰苦的突围。

5次更改方向,突出重围

第一次更改方向发生掩护主力部队突围时,从白雀园出发后向南行军,行至易家铺、田铺一线后,90度急转向东,也就是从白雀园出发后,突然由南变东,目的就是为了迷惑敌人,让敌人误以为我军主力是向东突围。

他们还在易家铺、田铺一带阻击了整编72师。6月30日,一旅踏上自己的突围之路,向大别山挺进。在必经之路瓦西坪,与把守的整编72师一个团和当地的一个保安团发生激战。

因为此战至关重要,皮定均派战斗力最强的一团担任主攻,团长王诚汉浴血奋战,为全旅杀出一条血路。

过了瓦西坪,皮旅行军方向由东变为东南,这是第二次更改方向。接应他们的苏皖解放区在东北方向,皮旅为何要去东南呢?


原来,皮定均要制造一种假象:进攻东南方向的安庆,将敌人引到东南方向。他们在青风岭,与把守的安徽省挺进第二团激战,依然是一团主攻,二团从右边迂回配合,最终攻克青风岭。

攻克青风岭后皮旅第三次更改方向(由东南变东北),部队开始向苏皖解放区进军。越过青风岭、渡过磨子潭淠河,他们急行军到达中原重镇官亭。在官亭,他们遇到了强敌,这里驻守着整编48师和10个保安团,国民党又调集了3个正规师和10个保安团的力量。

如果强攻,无论如何也通不过。皮定均开始了第四次更改进军方向,先朝东南急行军15公里,然后突然向北急进。

皮旅第二次更改方向已经奏效,国民党误以为一旅要攻安庆,在东南方向集结重兵。一旅继续制造假象,沿着公路向东南急行军15公里,敌人整编48师(敌人官亭主力)彻底上当,急匆匆追击。


“调开”敌军整编48师后,一旅突然向北急行军,跳出包围圈,顺利通过官亭。此时,摆在一旅面前只剩下最后一道关卡:津浦铁路。

7月19日,一旅津浦铁路以西20公里的小镇红心铺集结,眼看胜利在望,只要通过津浦铁路,半天之内就可到达苏皖解放区。

而此时,皮定均第五次更改行军路线,由东改为朝东南进军。原来,把守津浦铁路沿线的是暂编第5纵队(原来的日伪军部队),战斗力虽然不强,但是津浦铁路,日军经营多年,修筑大量坚固的碉堡防御工事,从东面突击,势必造成极大伤亡。

所以,皮定均选择向东南挺进,7月20日选择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石门山突破。在石门山,一旅三个团耗时不到3小时,就全部通过津浦线,很快进入苏皖边区盱眙县,胜利突围。

辉煌战绩,彪炳史册

皮定均以一旅偏师硬是在十万军中杀出重围,这胆识,这机敏,有长坂坡赵子龙之风!他们孤军奋战24昼夜,行军1500里,以保存5000余人的完整建制成功突围,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

中原突围后,皮定均名震天下,威震三军。周总理忍不住问:“他(皮定均)到底带了多少人?”当得知一旅700余人除掉队、失散、伤亡2000余人外,以3个团5000人的完整建制,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时,周总理不禁盛赞:“皮旅真能打,中央认为他们起到了一个方面军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皮定均中原突围的突出贡献,1955年授衔,毛主席亲自批示,他由少将升为中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