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韦驮菩萨的三种姿态及其象征意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韦驮菩萨的三种姿态及其象征意义

引用
搜狗百科
1.
https://wenwen.sogou.com/z/q742805826.htm

韦驮菩萨是佛教的守护神,其形象通常为立式,有三种不同的姿态,每种姿态都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

韦驮菩萨的三种姿态

  1. 双手合十,金刚杵横放于臂弯:这种姿态表示寺庙可以接待过往僧人,但只提供饮食,不提供住宿。

  2. 一手握杵拄地,另一只手插腰:这种姿态表示寺庙能够全面接待过往僧人,提供食宿。

  3. 金刚杵尖向上:这种姿态则表明该寺庙为皇家寺庙,不接待过往僧侣。

姿态与寺庙规模的关系

韦驮菩萨的降魔杵方向还与寺庙规模密切相关:

  • 若韦陀杵扛在肩上,说明该寺庙规模较大,能够为云游至此的和尚提供三天免费食宿。
  • 若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明寺庙规模中等,可提供一天免费食宿。
  • 若韦陀杵杵在地上,则意味着寺庙规模较小,无法提供免费食宿。

资料拓展

韦驮,又称为塞建陀天、私建陀天、犍陀天等,在佛教经典中常被提及。在中国佛教文化中,印度的韦驮天与道宣梦感的韦将军逐渐混同,形成了中国人所熟知的韦驮菩萨形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韦驮菩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