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包钢制造” 挺起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包钢制造” 挺起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7A00XWM00

包钢集团于10月15日举行面向未来战略发展研讨暨成立70周年大会。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包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累计产钢近3亿吨、实现利税1000亿元以上,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拉动9万多家企业合作共赢。如今的自治区工业长子春潮涌动,处处是火热的发展场景。

1954年,经原国家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批准,在一片贫瘠荒凉的戈壁滩上,新中国第一代钢铁工业之子——包钢,开启了建设的征程。来自22个省55个市727个企业的建设物资向这里运送,10万多人的建设大军在这里会师,红色党旗、赤焰炉火交相呼应。

1959年9月26日,包钢提前一年建成我国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从此,彻底结束了内蒙古草原寸铁不产的历史,留下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包钢开创了新中国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先河,书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奋斗赞歌和动人篇章。

包钢第一代建设者 葛桂林:举全国之力,举全国之智,集中力量来支援包钢建设,正有了这样,包钢建设起来以后,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新中国第一。

改革开放后,包钢紧跟市场步伐,不断开拓稀土钢材市场。依托白云鄂博,包钢集团创新研究稀土加入钢中的工艺,接连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稀土钢是我国锻造“大国重器”必不可少的支柱性材料,在“国之重器”FAST射电望远镜观光桥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铁轨道等重要建筑设备设施中,都蕴含着稀土钢的神奇力量。正是包钢研发的稀土钢产品,一举打破了国外对优质特种钢产品的长期垄断。现在,稀土冶炼分离、稀土金属、稀土永磁合金、稀土抛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产能均保持全球第一。

以一炉铁水为开端,包钢在改革创新的路上不断求索。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有三分之二的钢轨来自包钢;世界首个沙漠环线和若铁路段包钢全线供轨;“西气东输”工程、各大油田以及钢结构领域,包钢的无缝钢管占据一席之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号系列飞船、“中国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都有包钢稀土产品的身影。

自投产以来,包钢已经形成“板、管、轨、线”四大产品系列,是世界最大的稀土钢生产基地,累计产钢近3亿吨,实现利税1000亿元以上,企业资产总额2203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面向未来,包钢将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向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阔步迈进。包钢技术中心冷轧板材研究所所长 路璐:我们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我们也勇于担当起品种研发的重任,继续为包钢的品种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挺起祖国的钢铁脊梁。

在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企业战略与管理专家、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李鹏看来,改革创新路上的不断求索,是包钢发展壮大的关键。

李鹏:包钢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重要企业,70 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从最初的“一炉铁”到如今的“百种钢”,包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的战略支持,以及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等关键要素。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 年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包钢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这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包钢70年发展历程中,包钢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不断地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研发,从选矿、炼焦、炼钢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攻关,推动了产品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提升。同时,包钢利用内蒙古丰富的稀土资源开发稀土钢产品,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也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的竞争优势,包钢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高端、高效益的产品,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包钢在人才和技术方面不断地引入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包钢的企业文化和对人才的培养,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此外,在包钢的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也为包钢面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长足的竞争优势。

包钢的成功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包钢仍然要继续提高科技创新的力度,推动产品的高端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也要继续挖掘稀土资源的优势,深化稀土钢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为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的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