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这句诗出自元代诗人王庭筠的《绝句》,通过竹影、梅花和月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出自元代王庭筠的《绝句》
译文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
注释入梦:进入梦境。
赏析诗人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来描写居住之处的清幽境界,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 构成了情景交融的高妙意境。
原文
王庭筠《绝句》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
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
注释
西厢:传统汉族建筑四合院里面西面的厢房。
参考资料:完善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
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下播撒暗香,使诗人可以在梦中仍然感受到。这两句,诗人将几种事物联系在一起,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后两句,诗人将笔触转向月,因月光吸引他注意,于是引出后两句,“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诗人采用拟人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诗人有美妙的夜晚,希望和“竹”“梅”一样“和诗”“入梦”,诗人却不让她这么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全诗语言清新、形象生动,意境优美,是王庭筠的代表作之一。
简析
《绝句》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夜晚图画,从中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全诗以月亮为媒介,将梦境与现实、情思与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情理兼胜,蕴藉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