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类功放的工作原理以及AD和BD类调制的区别
D类功放的工作原理以及AD和BD类调制的区别
D类功放工作原理
D类功放是一种高效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其工作原理基于脉宽调制(PWM)技术。以下是D类功放的工作流程:
音频信号调制:将输入的音频模拟信号与一个N倍于输入信号频率的三角波通过比较器进行比较。当音频信号高于三角波时,输出高电平;当音频信号低于三角波时,输出低电平。这样就生成了一个PWM信号,其频率与三角波频率相同。
信号放大:调制后的PWM波通过桥式驱动电路进行幅值放大。在PWM波中,原音频信号电压高的地方PWM波占空比高,电压低的地方占空比低。这个信号实际上是由多个周期信号叠加而成的(从频域角度来看)。
低通滤波:由于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对较低,放大的PWM波通过低通滤波器后,可以滤除高频成分,输出放大后的音频信号。
关键参数选择
三角波频率:三角波频率的选择至关重要。频率越高,PWM波对音频信号的描述越细致,但同时也会导致功率MOS管开关频率增加,可能引起输出波形失真。
低通滤波器:通常选择LC滤波器,因为音频系统输出阻抗较低,输出电流较大。RC滤波器在这种情况下损耗较大,而LC滤波器能更有效地滤除高频信号。
AD类调制与BD类调制
D类功放常用于处理音频信号,而很多音频信号是差分信号。与单端信号相比,差分信号需要两路信号同时放大处理,因此D类功放可以分为AD类调制与BD类调制。
工作原理对比
AD类调制:先将音频信号调制成PWM信号,然后对一路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形成一对差分信号。
BD类调制:先对音频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再分别对两路信号进行调制,形成一对差分信号。
功耗对比
空闲状态:当输入音频信号为0时,AD差分输出为占空比50%的PWM方波,而BD差分输出为0,因此BD类在空闲时功耗更低。
正常工作状态:当音频信号正常输入时,AD差分信号的幅值为“2”,BD差分信号的幅值为“1”,因此BD类在正常工作时功耗也相对较低。
性能对比:AD类调制在高频输出时易产生谐波分量,整体性能弱于BD类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