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读懂:SSD的使用寿命到底如何计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读懂:SSD的使用寿命到底如何计算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smzdm.com/p/apmzg6e7/

在选购SSD时,除了关注容量和性能参数,使用寿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本文将详细介绍SSD寿命的两个主要衡量指标:DWPD(每天驱动器写入次数)和TBW(写入的TB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SSD的使用寿命及其计算方法。

什么是DWPD?

DWPD(Drive Writes Per Day)表示在SSD保质期内,用户每天可以把盘写满多少次。以某款200GB容量的企业级SSD为例,五年的质保期内对应的寿命是3600TB,平均每天可以写入3600TB/(5x365)=1972GB的数据。已知这块盘本身容量是200GB,那么1972GB相当于每天全盘写入10次,也就是10 DWPD。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总的写入量可以换算成DWPD。SSD更多使用DWPD作为寿命参数。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多数应用读多写少,少数应用写多读少。应用不同,对SSD的寿命要求也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归类为写密集(Write Intensive)和读密集(Read Intensive)两种类型。

下表较好地归纳出了在不同应用场合和应用读写特点下对DWPD的要求。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DWPD越大,单盘价格自然越高。所以用户需要思考的是在什么应用场景下使用什么类型的SSD,以及使用哪种DWPD寿命的SSD,以在性能和经济性之间寻求平衡。最好的平衡艺术就是根据用户数据的生存期及热度分层,或者在技术架构上根据数据冷热和存在时间为数据打标签,然后放入对应的层级并选择不同DWPD的SSD。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现实世界对SSD的DWPD要求。数据显示,更多的应用是写少读多,83%的应用使用不高于1DWPD的SSD。想象一下消费级SSD,我们每天的数据写入量是极少的,盘在生命周期内几乎不会被填满,所以极低的DWPD是可以接受的。业界主流的消费级SSD DWPD是0.3。可以预见的是,在数据爆炸的时代,用户对数据总量的需求是逐年递增的,即数据逐年成倍增加,尤其是企业级应用,因此这个数据也会迅速增长。

什么是TBW?

TBW(Terabytes Written)表示在SSD的生命周期内可以写入的总字节数,它用来表达SSD的寿命指标。从SSD的设计来看,如何设计来满足SSD的TBW要求?SSD的TBW是如何计算的?哪些因素会影响SSD的TBW?

别着急,上公式:

总写入量TBW = 单盘可使用容量 *(闪存可擦写次数/写入放大系数)

知道TBW如何计算后,那DWPD的计算公式则为:DWPD = TBW/(SSD使用年限365单盘可使用容量)

好了,知道这些公式我们就可以简单计算一块SSD的TBW或者根据TBW来计算SSD标称的每天可写入量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