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的了解“益生菌”?这些干货知识速速查看→
您真的了解“益生菌”?这些干货知识速速查看→
“益生菌”作为当下热门保健产品,家长一定不会陌生。给娃儿买过益生菌的举个手?您对益生菌了解多少?
我国益生菌分为处方益生菌和非处方益生菌2类。儿科临床中广泛使用的益生菌属于处方类益生菌,也就是益生菌药物。今天来科普的也是指益生菌药物。
首先认识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活微生物,不仅能对抗坏死的病菌、加强肠道屏障、帮助营养代谢,还能增强免疫。目前,益生菌被做成药物、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已广泛用于儿童腹泻病、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益生菌有啥作用?
- 调节菌群:补充益生菌能调节肠道内菌群,可维持和改善健康、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风险。
- 抑制坏病菌生长:益生菌在肠道内,不仅会与有害病菌抢营养,还能改变肠道内的酸碱环境。此外,益生菌还会产生一种叫“细菌素”的东西,能直接抑制坏病菌的生长。
益生菌都有哪些?
益生菌是一个“大家族”,依据菌株来源和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三大类:
- 原籍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肠球菌,都是生活在咱们肠道内的益生菌,是土生土长的“元老”。它们从一开始就扎根在肠道,对这里的环境了如指掌,时刻保卫肠道安全。
- 共生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共生菌来源于人体肠道外,与原籍菌有共生关系,能够帮助原籍菌生长,共同守护肠道健康。
- 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可弥补使用抗生素时引发的菌群紊乱。
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
益生菌同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有啥不一样?
- 益生元:补充益生菌是补充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和活性。而益生元仅仅只是被肠道内的有益菌选择性利用,一般不会被肠道消化吸收。简单来说,益生元只是益生菌的“营养补品”。
- 合生元:合生元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
- 后生元:后生元对健康有益,是已失去活性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代谢产物。
儿童胃肠道疾病是益生菌最常见的应用领域
图源:Pixabay
当孩子出现胃肠道问题时,通过食用益生菌辅助治疗,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缩短病程,降低不良反应。急性腹泻病、迁延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化疗相关性腹泻(CID)、溃疡性结肠炎(UC)、肠易激综合征(IBS)、乳糖不耐受(LI)、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均可以用益生菌进行辅助治疗。
益生菌好处多多,但用得不对可能带来麻烦
下面三点需要注意:
- 谨慎选择,保证用药安全: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有20余种,益生菌的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程度和方式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同一剂量的效果,可能出现差异。益生菌可引起的副反应主要包括:全身感染、机体代谢活动受损、过度免疫刺激、胃肠道副反应(如肠道气体形成)及携带和传递抗生素耐药性等,因此,建议遵医嘱使用益生菌,保证益生菌药物的安全性。
- 关注成分:避免选择含有加重患儿病情的辅料成分的益生菌药物。部分益生菌药物辅料中含有牛奶成分,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对牛奶过敏的患儿有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部分益生菌药物中含有乳糖成分,如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活菌、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
图源:Pixabay
服用注意事项
临床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温水是多少度?可以与抗生素一起服用么?可以长期吃益生菌么?
饭前还是饭后服用?
- 饭后30分钟服用最佳,避免空腹服用,胃酸过高容易破坏益生菌。
- 布拉氏酵母菌可任何时候服用,但为取得好的效果,建议不在进食时服用。
“温水”是多少度?
- 益生菌的剂量以每个包装含有的细菌菌落数(CFU)表示,CFU相当于活菌数量,服药时水温会影响CFU的数量,水温需≤40℃。对不能吞服胶囊者,可将药粉溶于≤40℃的温水或牛奶中。
- 双歧杆菌活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需凉开水冲服。
- 冲好后30分钟内服完,避免影响疗效。
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如何安排服药时间?
- 由于益生菌为活的微生物,抗生素会影响这些微生物,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可加大益生菌的剂量(需专业医生指导)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 h以上。
- 布拉氏酵母菌属于真菌类,对抗生素不敏感。酪酸梭菌等芽孢杆菌类益生菌受抗生素的影响也较小,可以与抗生素同时服用。
可以长期服用么?
益生菌药物不是万能良药,有数据显示在少数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需结合自身症状,遵照医师建议选择合适的菌种和剂量,切不可盲目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洁,程茜,华子瑜,等.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2023)[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4,39(01):1-15+20.DOI:10.19538/j.ek2024010601.
【2】刘斐童,陆泽荣,张施琦,等.益生菌科学共识和应用指南概述[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4,36(08):985-993.DOI:10.13381/j.cnki.cjm.202408019.
【3】张苏薇,智娴,王梦雨,等.益生菌预防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4,26(10):1108-1114.
【4】冯东华,郑钟立,林勇平,等.益生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10):1176-1180.DOI:10.13381/j.cnki.cjm.2021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