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城乡融合调查研究报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城乡融合调查研究报告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42284057.html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乡村已经不仅仅是第一产业的承载地和农民的活动场所,同时也要承接大量的城市外溢需求;城市也不仅仅是二三产业的承载地和“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中心”。城乡之间的界限功能在不断变得模糊、交叉和融合。中国的乡村振兴,并不是简单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建设向城市看齐”。目前还有5亿多农村人口的广袤乡村不可能整齐划一地向城市化迈进,而必须是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基础上,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推进。

一、引言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乡村已经不仅仅是第一产业的承载地和农民的活动场所,同时也要承接大量的城市外溢需求;城市也不仅仅是二三产业的承载地和“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中心”。城乡之间的界限功能在不断变得模糊、交叉和融合。中国的乡村振兴,并不是简单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建设向城市看齐”。目前还有5亿多农村人口的广袤乡村不可能整齐划一地向城市化迈进,而必须是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基础上,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推进。

图1 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课题初步分析
图2 中国大百科全书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定义
图3 中国知网“城乡融合”学者定义
“城乡融合”定义:是指在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条件下,由制度变革、技术进步、需求增长、文化创新等共同引致,形成城乡之间融为一体、水乳交融的良性发展态势

课题初步分析
图4 “城乡融合”中文学科分类统计
我们通过对超星发现进行检索,明确本次研究课题属于一个交叉学科,主要涉及经济类学科,也存在政治法律、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等学科分类。

二、检索过程

确定主要检索源
信息源类型 信息源名称 选取原因
政府权威网站(开放资源网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网、各级政府网站 通过权威网站确保所查信息质量
官方媒体、新华网、人民网 学术期刊学位论文 知网、读秀、超星发现、ScienceDirect、EBSCO、WOS 了解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实证数据 中经数据库、EPS、CSMAR 获取权威、准确数据
搜索引擎 百度、Bing 补充了解相关资讯信息

检索词拓展
通过综合运用EBSCO主题词表,知网文献引证网络和维普同义词扩展功能拓展核心关键词

核心关键词: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
同位词:城乡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现代城镇化、高质量城镇化、人本城镇化
下位词: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流动、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更新
上位词: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城乡关系、城镇化

检索式及调整过程
保障查全率 输入主题词“城乡融合”与“新型城镇化”的同义词
保障查准率 将相关文献的时间限制在2018-2024年,并筛选出CSSCI等核心期刊中的文献
检索次数 检索式 数据结果
第一次 KY=(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 19,474
第二次 KY=(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 OR KY=(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城乡关系) 78,616
第三次 KY=(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 OR KY=(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城乡关系) 检索条件:核心期刊 时间:2018-2024年 7,590

检索过程展示
知网、Bing
皮书数据库、WOS

检索结果分析
发文量统计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研究大概经历了起步发展萌芽阶段(2017年之前)、高速增长阶段(2017年之后)两个阶段,并预计该研究领域将保持一定热度。

图5 “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各类型学式发展趋势曲线

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6 VOSviewer关键词共现
图7 CiteSpace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8 CiteSpace关键词时间线图
图9 CiteSpace关键词凸显

三、城乡融合现状分析

人口流动
数据来源:EPS数据库
人口流动规模持续扩大,中西部地区出现人口回流的趋势。研究表明,东部的占全国总流动人口的47.80%;中西部流动人口数量近似相等,但西部的省外流动人口却几乎是中部两倍,表明西部对人口的吸引要大于中部;东北的人口流动性较低。

城乡经济发展
图11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占比
数据来源:EPS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以2019年至2022年为例,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42359元提升至49283元,年增长率均超过3%,农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更超过6%,表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外,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已从2019年的2.64降至2022年的2.45,贫富差距不断缩小。当前“两级分化”主要表现为: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性别差距。

四、城乡融合测度方法

测度方法概述
图12 CiteSpace测度方法时间线图(按关键词)

  1. 从地域方面来看,关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分布于全局测度和局部测度两部分;
  2. 从测度具体方法来看,绝对大多数学者均是基于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来测度城乡融合水平(主流方法主要有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
  3. 另外也有很多学者关注到城乡融合的时空演变特征。

具体方法展示
图13 基于全域主成分分析法的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① 基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城乡融合之内涵,从“人”“空间”“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五个维度构建城乡融合多维评价指标体系;
② 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和专家论证法,最终确定城乡融合的指标数据(见图13),构建时序立体数据表;并在无量纲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优点在于能够对指标、时间、空间三维立体数据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展示
图14 新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思路与结果
因子分析+熵值法
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构建城乡融合度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界定新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之后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主观理解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

城乡融合指标构建原则
系统客观性 指标的选取既要系统地反映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联系,也要尽量减少主观性
数据可得性和可操作性 指标的选取必须综合考虑指标数据的测量、搜集、整理和计算的操作难易程度
独立可比性 同一层次的具体指标之间要尽量避免经济含义的重叠
方向明确性 构建指标体系要侧重于城乡融合的内涵界定

五、城乡融合发展对策

人口规模均衡发展
考虑人口分布状况,东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西部要注重整体规划;东北则应把防止人口过度流失作为首要目标,制定方法多元、操作性强的可行方案,减缓人口流失。

物质精神文明并重
发展与保护两手抓 协力迈向共同富裕
关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能和产品质量;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拓展农产品出口渠道;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倡导城乡绿色发展
城市应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工业化,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农村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着力破解农业生产要素瓶颈。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教育体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普及信息技术,建立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推动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以下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典型案例:农村联合地方政府,与城市在农村旅游、乡村建设、生态治理等方面联动发展,助力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六、结论与启示

问题与对策
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显著的收入、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差距。
资源要素流动不畅: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够畅通,农村生态问题持续突出。
农业现代化程度不足: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农业强国目标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
乡村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乡村治理对象和需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