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最宜居的7座城市,有你的家乡吗?
湖北省最宜居的7座城市,有你的家乡吗?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偏南地区,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被称作“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
湖北省总面积为18.59万平方公里,下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和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湖北省内最宜居的7座城市,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第7座:十堰市
- 别称:车城
- 地理位置: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
- 特色:被誉为“中国卡车之都”,拥有“世界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和“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所在地”三张世界级名片
- 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 交通: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
- 面积与人口:总面积236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9.21万人
- 荣誉: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际候鸟养生之都
十堰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和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善。市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穿过,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此外,十堰市还注重生态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如林业和中药材种植、新能源汽车制造和生态建材等,营造出绿色生态的氛围。
第6座:荆州市
- 古称:江陵
- 地理位置: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
- 历史: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 特色: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禹划九州,始有荆州”,建城史长达5000年,是荆楚文化的根脉所在
- 文化: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代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
- 面积与人口: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0.37万人
- 荣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荆州市的生态环境非常优良,城市绿地率达到41.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96平方米。生活配套设施完善,许多优质校区配备超市、菜市场、购物中心、幼儿园、学校和医院等设施。美食文化丰富,早餐就有50多种,生活节奏相对较慢,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时光。
第5座:咸宁市
- 别称:桂花城
- 地理位置: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
- 特色:有“湖北南大门”之称,128千米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京广、武广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贯通南北
- 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 面积与人口:总面积100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3.61万人
- 荣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咸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林地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良,自然风光优美,被誉为“中国亚热带森林自然生态平衡典型代表”。旅游资源丰富,有九宫山风景名胜区、三国赤壁古战场、隐水洞地质公园等著名景点,还以温泉资源丰富著称。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房价、日常生活消费水平较低,适合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生活。
第4座:恩施市
- 地理位置: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上游
- 历史: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雍正六年(1728年)改名恩施县,1981年11月设立县级恩施市
- 民族:境内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44个,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1.12%,以土家族居多
- 气候:属中纬度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空气优良天数300天以上
- 面积与人口:总面积3971.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万人
- 荣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世界硒都
恩施市依山傍水,海拔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丰富。全年平均气温适宜,在16℃左右,最热的夏天平均气温也只有24°C左右,最冷的冬天也仅零下1-2°C。文化底蕴丰富,保存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如恩施土司城,展示了土家族的历史和文化。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城市建设方面,恩施市不断改善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了城市的绿化水平。
第3座:襄阳市
- 曾用名:襄樊
- 地理位置: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形大体分为西部山地,中部岗地、平原,东部低山丘陵等三个基本地理单元
-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
- 历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
- 文化: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名胜古迹旅游以三国文化为主要特色
- 交通:全国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襄阳北站是全国前三、全省最大的铁路货运特等编组站,襄阳东站是全国地级市中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高铁客运站
- 面积与人口: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7.85万人
- 荣誉: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全国科技进步城市
襄阳市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汉水蜿蜒流经城市,峰峦叠翠,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襄阳市的生活品质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房价相对合理,生活成本较低,适宜居民居住和生活。
第2座:宜昌市
- 古称:夷陵
- 地理位置: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
- 历史:“宜昌”之名始于东晋,建制历史逾两千年
- 特色: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 文化:巴楚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
- 交通:宜昌北站是“八纵八横”沿江高铁和呼南高铁枢纽车站,宜昌BRT是全国单条线路最长、车站最多的快速公交系统
- 面积与人口:辖5区3市5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2.4万人
- 荣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地级市百强城市
宜昌的生态环境优良,城区森林覆盖率高,拥有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和江豚游憩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绿化覆盖率高,拥有多个城市公园,空气质量优良。城市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发达,拥有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市内交通便捷。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
第1座:武汉市
- 别称:江城
- 地位:湖北省省会、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 地理位置: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
- 特色: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5条,有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其中城区内有湖泊43个
- 交通: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可直航全球五大洲
- 历史: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元代成为湖广行省省治,明清时期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和“天下四聚”之一
- 面积与人口:截至2023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77.40万人
- 荣誉:国家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中国活力城市百强、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11位
武汉市在生态环境方面表现出色,近年来大力推进绿化工程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休闲场所。这些举措不仅美化了城市,还提高了空气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多条地铁线路和密集的公交网络,市民出行非常便捷。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黄鹤楼等,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此外,武汉还是中国美食重要发源地之一,有丰富的美食文化,如热干面、鸭脖等,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享受。市内有多所知名学校和医院,以及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