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飞轮的磨损现象、原因及故障排除
发动机飞轮的磨损现象、原因及故障排除
飞轮作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其损坏和磨损在行驶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飞轮为何会损坏和磨损呢?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
飞轮,这一铸铁制成的惯性轮,主要作用在于储存曲轴在工作冲程中获得的能量,以辅助克服进气、压缩和排气过程中的阻力,从而使发动机运行平稳,提高短时过载能力,并便于启动车辆。此外,它也是离合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发动机使用过程中,飞轮若受损或磨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启动困难、离合器失效以及功率下降等。
关于飞轮损坏和磨损的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飞轮齿圈的磨损。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起动电机齿轮的冲击会导致齿圈上的齿轮打滑,同时齿轮啮合部位容易混入灰尘,进而造成齿圈磨损甚至开裂。由于飞轮始终沿一个方向旋转,齿圈的磨损往往发生在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
其次是飞轮工作面的磨损。离合器与飞轮在分合瞬间存在速度差,因此会产生相对滑动摩擦,这属于正常磨损。然而,若驾驶操作不当,离合器和飞轮可能长时间处于半离合状态,或者离合器没有自由行程,或离合器压盘压力不足,这些都会加重飞轮工作面的磨损。此外,当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到极限时,其表面的铆钉头可能会刮伤飞轮工作面,造成严重损坏。
再者,飞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高速摩擦产生的高温,其工作面可能出现局部烧伤变硬的情况,从而降低摩擦和结合能力。
最后,飞轮螺栓孔的损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飞轮承受的扭矩较大,在传递扭矩时会受到冲击载荷,这可能导致螺栓孔变形或损坏。
对于飞轮的技术状况检查,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检查端面跳动。通过安装千分表在飞轮壳上,并使其与飞轮工作面接触,转动飞轮一圈后,根据千分表的读数差来计算端面圆的跳动量。若跳动量超过允许范围,可通过在曲轴飞轮法兰盘与飞轮的结合面加垫片来进行调整。
其次,检查飞轮的径向跳动。将千分表触点靠在飞轮的光滑内外圈上,转动飞轮一圈后,根据百分表的读数差来判断径向跳动是否超标。若超标,应考虑更换新的飞轮。
在大修发动机时,还需检测飞轮的平衡性能,确保其不平衡量在允许范围内。
针对飞轮磨损的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排除:对于飞轮齿圈的打滑或断裂,可以通过固定齿圈、修复环齿或更换齿圈来解决。同时,应检查齿圈齿上是否有凹痕和划痕,若严重则应更换新齿圈。
在维护飞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飞轮的工作表面应保持光滑清洁,无划痕、烧蚀、裂纹等损伤。若表面磨损严重或不平整,应考虑修复或更换飞轮。此外,在磨削飞轮工作表面时,必须确保正确定位,避免表面摆动。磨削厚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若超过限制或工作面仍不平整,则应及时更换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