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患者注意!药物排石有风险,手术才是保胆之道!
胆结石患者注意!药物排石有风险,手术才是保胆之道!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得了胆囊结石,首先想到用药物来排出结石的患者。但实际上,胆囊结石一般很难通过药物排出。今天就为大家具体讲解原因。
胆囊解剖结构限制
胆囊呈梨型,开口向上,且胆囊管迂曲狭长,管径最窄的地方只有2毫米,不利于结石排出。胆囊无分泌胆汁的功能,对胆汁进行吸收浓缩,形不成高压的冲洗作用,且胆囊壁薄弱,无强有力的肌层进行收缩排石。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结石排出风险大
即使较小的结石在排出过程中,也可能卡在胆囊管或胆总管,引发胆道梗阻、胆囊炎、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药物效果有限
对于已经形成的胆囊结石,药物排石效果并不理想。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更多的是起到消炎、利胆的作用,很难将结石排出体外。
不过,对于直径小于5mm的较小胆囊结石,理论上存在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再随胆汁排入肠道,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的可能,但这种自然排出的概率并不高。而且在排出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加重、一过性黄疸、发烧等症状,必要时还需静脉输抗生素进行治疗。
所以,确诊患有胆囊结石后,只有及早就医科学处理,才能把结石给胆囊功能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保胆取石的几率也会更高。
考虑到药物治疗作用有限,并且仅对尚未成形的胆囊结石有一定作用,所以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处理胆囊结石,而手术方式又分为切胆和保胆两种。
对于胆囊功能良好且有保胆意愿者,可首选经脐隐痕保胆取石术进行处理,该术只需在肚脐眼处建立1个微创通道,就可利用特殊器材+特殊内镜行保胆取石治疗,并且手术微切口与肚脐皱褶天然合一。
不仅痛苦小、恢复快,而且还具有术后几乎无疤痕等诸多优势,可满足年老、体弱、爱美、怕留疤等多种类型的结石患者的手术诉求。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而若是在术中经过医生评估,发现患者胆囊已无功能、不符合保胆指征的话,那么也可以直接改保为切,改行经脐隐痕胆囊切除术,将结石和无用的胆囊一并取出体外。
最后,提醒胆囊结石患者,结石在胆囊内多待一天,就会对身体多一分危害。临近春节,若是不想结石突然“找上门”,最快速便捷的方式还是及早手术,消除后患。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