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大盘点:销售业绩、盈利与未来展望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大盘点:销售业绩、盈利与未来展望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显著波动。数据显示,TOP100房企的销售总额达到26832.4亿元,同比下降38.5%。尽管如此,这一降幅已连续六个月收窄。与此同时,上市房企的盈利性持续走弱,105家A+H股房企的营业收入均值同比下降13%,净利润均值更是大幅下降82%。
2024年1-8月,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销售业绩下滑和净利润下降的压力。尽管市场需求疲软,房价下行,但“金九银十”传统旺季有望带来小幅回升。各地政策优化推动住房质量提升,房企需关注产品质量以提高市场适应力。
2024年1-8月,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波动。数据显示,TOP100房企的销售总额达到了26832.4亿元,同比下降了38.5%。即便如此,这一降幅连续六个月有所收窄。8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2.1%,环比降低2.43%。其中,电建地产、远洋集团和中国金茂等企业的销售表现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1-8月销售总额超千亿的企业减少至6家,而百亿房企也减少至61家。
与此同时,上市房企的盈利性也持续走弱。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05家A+H股房企的营业收入均值为115.91亿元,同比下降13.00%,净利润均值仅为1.45亿元,同比下降82.05%。市场需求疲软、房价下行和竞争激烈使得房企的销售去化面临挑战。“以价换量”成为去库存常用手段,影响了营收规模和利润水平。加上房企对投资性物业和存货的减值计提,进一步侵蚀了行业的利润空间。
展望未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来临或将带来新房市场的短期回升,但整体仍面临压力。住建部在8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让人民群众住上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各地也在积极优化政策。比如,成都和长沙明确按区认定首套住房,广州、昆明、唐山等地则调整了公积金政策。上海优化了新出让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型住房建筑面积标准和供应比例,深圳和长沙则发布了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征集通告。
从整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表现并不理想,销售业绩和盈利状况均有所下滑。市场需求疲软、房价下行以及市场竞争加剧使得房企面临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价换量”成为了房企常用的去库存手段,短期内可能见效,但长期来看,可能会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因此,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价值成为了房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通过不断优化户型设计、提升建筑品质,以及在产品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房企可以实现产品溢价,从而改善销售业绩和利润水平。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来临,为市场带来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各地政策的不断优化,也在推动住房质量的提升。成都、长沙等地明确按区认定首套住房,广州、昆明、唐山等地优化了公积金政策,这些措施无疑都在为市场的回暖注入新的动力。然而,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前期土地供应量缩减和居民收入预期未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新房市场整体仍然承压。
对于房企来说,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提升产品的居住价值和文化价值,以获得更强的市场适应力。通过精细化设计和创新研发,提升产品和街区、城市的融合度,实现产品和形象的溢价,房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政策的持续呵护和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也为房企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希望在未来的市场中,房企能够继续关注产品质量,提升市占率,助力企业销售业绩和利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