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要缴税吗?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要缴税吗?
近日,有视频称“退休人员养老金超过5000元就要缴个税”,引发热议。实际上,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否需要缴税,主要取决于养老金的来源。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各类养老金的税务处理方式。
“养老金”这个词,内涵颇为广泛。本质上,任何个人为晚年生活所储备的资金来源都可以叫养老金。当谈及当前社会普遍认知里的养老金时,通常分为三类,即媒体广泛提及的“养老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
社保“五险一金”中的“基本养老保险”属于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范畴。也就是说,个人退休后从社会保障基金中领取的养老金,不缴税!即便领取10000元,也不缴税!
第二支柱:年金制度
年金制度分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为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为本企业职工缴纳的补充性养老金,职业年金则是面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在领取时,符合特定情况需要缴税。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金账户
商业养老保险是通过购买保险公司提供的养老保险产品来领取养老金,这类从保险公司领取的养老金,不缴税。
个人养老金账户是目前在各个银行可以开设的,专门为养老进行储蓄的账户,账户每年缴存限额12000元。从个人养老金账户取钱的时候,要按照3%的税率计算个税。
第四种养老金情况:退休返聘的劳动报酬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他们还有一类最常见的养老金收入,即退休返聘的劳动报酬,这部分收入需按照个税规定缴税。
办理退休后,如果被返聘到单位任职,个人与单位之间只能签订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而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涉及预扣预缴和年度汇算清缴两个阶段。
在预扣预缴阶段,所获得的劳务报酬的个税,由用人单位为个人代扣代缴。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以4000元作为一个分界点。4000元以下的劳务报酬,减去400元后为其应纳税所得额,而4000元以上劳务报酬,打8折后计为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劳务收入不超过4000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每次收入-800元)×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劳务收入超过4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次收入×(1-20%)×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年度汇算清缴阶段,居民个人需要汇总其全年取得的各项综合所得,包括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并减去基本扣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后,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在汇算清缴时,要减去20%的费用,如果预扣预缴的税款大于全年应纳税额,可以向关申请退税;如果预扣预缴的税款小于全年应纳税额,则需要补缴税款。
综合以上信息,做一个假设,某退休返聘人员劳务报酬为每个月6000元,单位将为其每个月预扣预缴的个税为6000×(1-20%)×20%=960元,那么一整年的预扣预缴个税为960×12=11520元。
等待年度汇算清缴时,其全年取得的综合所得为72000元(6000×12),再扣除20%的费用后为57600元,低于个税免征额60000元,可以申请全额退税。如果劳务报酬更高,也有可能还是需要缴税,但总体税费会低于预扣预缴的费用,仍能获得一定的退税。
如果在返聘期间,其还符合专项附加扣除的情况,例如赡养父母,每个独生子女每年有36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那么,扣除这一费用后,其在汇算清缴时就可以享受更多的免税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