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讲堂:五味子的药用价值与历史沿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小讲堂:五味子的药用价值与历史沿革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9701998_121948385/?pvid=000115_3w_a
五味子,又称作五味、北五味子、山五味、山花椒,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其果实性温、味酸,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安神益智等功效。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五味子的药用价值及其在中医典籍中的记载和应用历史。
基本信息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下的一种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等地。五味子的药用部分为其果实,性温、味酸,入心、肺、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安神益智、涩精止泻、强心健胃等功效。用于治疗久咳虚喘、津伤口渴、盗汗自汗、心悸失眠、遗精滑精、尿频遗尿、腹泻久痢等症。
历史沿革
五味子在中国的使用历史悠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唐代《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明代以前,南北五味子混用,直到明代人们才开始逐渐发现南五味子的药性和药效与北五味子存在着诸多不同,并对它们进行区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指出:“五味,今有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本草备要》中也提到:“北产紫黑者良,入滋补药,蜜浸蒸,入滋嗽药,生用俱褪碎核;南产色红而枯,苦风寒在肺宜南者。从蓉为使,恶萎荻,熬膏良”。《本草蒙荃》中也指出了类似的观点:“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目前临床所用五味子多为北五味子。
热门推荐
作曲的基本理论知识
怎样正确给新生儿换尿布
辽宁十大旅游景点:鞍山名胜推荐
从伏羲部落山中“奶”的称谓看其历史渊源
婴儿几个月开始涂面霜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与管理
饼干人王国,饼干强度排行榜大揭秘!
孕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RTSP与CDN结合,如何优化视频流媒体传输?
A股市场AI概念火爆,机构密集调研推动相关板块股价大涨
古代年轻美貌的少女为何都用豆蔻形容?网友:古人诚不我欺也!
豆蔻是多少岁?弱冠是多少岁?从古文化到现代健康管理
茼蒿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茼蒿和什么相克
添加多媒体元素到PPT中有哪些窍门?
一个家庭有没有福报,能否人财两旺,看三个方面就能知八九不离十
三种“强筋壮骨菜”,老年人多吃腿脚利索跑得快
石渣是什么?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
伦理之光:肉体证据探索人性
从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考虑,这些移民国家更适合普通家庭
脑梗患者用药咨询:丁苯酞软胶囊使用建议及注意事项
“燊”字的读音、字义及文化意蕴
港口经济如何推动区域发展与国际贸易繁荣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强在哪?专家解答
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笔下的爱情
肠息肉切除后几天可以正常饮食
电视机4k指的是什么
纤维素乙醇生产的经济性分析
公众号运营策略:内容创新与用户增长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长“大肚腩”?中医专家这样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