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毕业论文中的摘要有什么作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毕业论文中的摘要有什么作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13651.html

毕业论文的摘要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将研究背景、对象、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关键信息浓缩其中。一篇高质量的摘要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还能在学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毕业论文摘要的作用、写作规范和具体步骤,帮助你写出优秀的论文摘要。

摘要的作用

摘要作为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具有其特殊性。它是基于对论文内容的总结,用简洁、明确、易懂且精辟的语言对全文进行概括,保留核心内容,去除次要细节。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和独到见解都应在摘要中体现。优秀的摘要便于检索和查找,有利于被大型资料库收录,从而为他人提供信息。因此,摘要在学术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书写摘要的基本规范和原则

  1. 格式要求:论文摘要分为中文摘要和外文(通常为英文)摘要。一般要求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中英文摘要应保持一致。毕业论文摘要可适当增加篇幅。

  2. 独立性: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使用。即使不看论文全文,读者也能通过摘要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新观点和想法、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3. 逻辑性与简明性:摘要需要叙述完整,逻辑清晰,文字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不必要的修饰。应提取核心内容,去除背景细节和原始数据,不加评论和注释,采用直接表述的方法。

  4. 内容限制:摘要中不应包含特殊字符,也不应使用图表和化学结构式,以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不列举例证。

摘要的四要素

摘要通常包含四个核心要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1. 目的:说明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任务和前提条件,避免简单重复主题。

  2. 方法:简述研究过程,包括研究对象、原理、条件、程序和手段等。

  3. 结果:陈述研究发现的重要新结果、新成果及其价值,包括通过调研、实验、观察获得的数据和结果,并分析其局限性。

  4. 结论:总结研究所得的重要结论,包括证实的正确观点,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和价值。

撰写步骤

  1. 信息提取:从论文的各级标题和结尾总结中提取关键信息,保留核心内容。

  2. 要素检查:确保信息能够完整回答摘要四要素所涉及的问题,必要时补充遗漏内容。

  3. 成文与修改:将提取的信息组织成符合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的完整句子,形成通顺的短文,并反复修改以达到摘要的要求。

英文摘要的写作要点

  1. 遵循规范:英文摘要的写作需依据公认的写作规范。

  2. 语言表达:尽量使用简单句,避免句型单调,表达要求准确完整。

  3. 冠词使用:正确使用冠词。

  4. 语言风格:使用标准英语书写,避免口语化表达,选用常用词汇,避免生僻词。

  5. 时态运用:作者所做工作用过去时,结论用现在时。

  6. 语态选择:多使用主动语态。

关键词的选取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目的单词术语。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是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是一种新型检索词汇,多用于计算机网络检索。关键词分为中文关键词和与之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分别置于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之下。为便于他人的检索,不能使用过于宽泛的词语。选择关键词既可以从论文的各级标题入手,也可以从论文本身的内容选取,将选出的关键词按照所涉及领域的范围从大到小顺序列出。

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分析

引言

摘要如同学术论文的脸面,其质量和价值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如董华、胡胜强、高奋主、陈延斌、张明新、卢圣泉、蔡铁权、楼世洲、谢小芸、黄国文等都对学术论文写作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论文写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学术论文的摘要撰写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继续探讨和完善摘要写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的定义与结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一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摘要被定义为“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这要求学术论文摘要具有简洁、准确和客观的特性。摘要总共有六个结构要素:主题阐述、背景信息、目的陈述、方法论和语料、研究结果/发现、研究所带来的启示/结论。摘要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可以单独成为一个篇章,作为全文的缩影。不看全文便可以了解文章到底是研究什么,采用了何种研究方法,得出了那些研究成果。另外,摘要中一般不引用图表和文献。

撰写论文摘要的注意事项

撰写论文摘要时,需要注意用词和语法两方面。在用词上应该参考两大原则:只谈新信息;尽可能简洁。不要加进编写者未来的计划和打算,诸如“有关方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展开”等。用词尽可能简洁。如“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可以改为“increase”。摘要的叙述一定要客观,不应该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在摘要中一般不使用“perhaps”,“maybe”,“probably”等模糊词语,也不该含有倾向性评论。

在语法上,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摘要应该用第三人称表达,避免主观色彩。比如用第一人称就会给读者像自我介绍和个人评论,不符合摘要的性质。在时态上,英文摘要的时态变化相对较少。由于读者关注的是新信息、新成果、新研究的时间,对研究过程中的先后次序不太注意。在语态上,英文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均可在摘要中使用。但在学术论文中多用被动语态,以体现其客观性。在介绍研究目的和结论时也可用主动语态,因为主动语态涉及到人,较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努力,且主语部分可集中较多的信息,起到信息前置、鲜明突出主题的作用。在句型上,英文摘要使用较多的主位结构的陈述句。

案例分析

以常霄鹏的《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及物性分析》为例:

中文摘要: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目前还很少有人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进行过分析,本文是这一方面的一次尝试。笔者分析了该作品的及物性特征,说明了其主题思想及词人浪漫、乐观、豁达的精神境界,进一步证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欣赏与评价我国古诗词方面的贡献。

英文摘要:Su Shi’ representative work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has seldom been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article is one attempt for it. The author has an analysis of this work’s transitivity features to illustrate its theme and Su’s romantic, optimistic and open-minded spirit. It is further proved that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分析:这篇摘要写出了第一个要素“主题阐述”,即本文主要是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来分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常霄鹏也介绍了背景信息,即目前很少有人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来分析苏轼的这首诗,并且他在引言里也对前人从哪些角度来研究做了个简要的综述。他没有明确写出这篇论文的目的和方法论。尤其重要的是常霄鹏没有详细地写出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是论文摘要的最重要的部分,应该详细地描述这个研究的价值。这样读者可以根据此结论来决定该论文是否有继续阅读的价值。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研究发现上。另外,常霄鹏没有提到研究所带来的启示。作为学术论文应该要写出启示,以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印象,并了解到该论文的阅读价值。总之,从结构上看,这篇论文的摘要不错,但仍然有待继续改进。

从词汇方面来看,这个中英文摘要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中文的摘要的第一句下半句“本文是这一方面的一次尝试”多余,而且过于口语化。第一句的前半句已经交代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这首诗的不多,所以后半句有画蛇添足之嫌。英文摘要中第一句话的开头“Su shi’ representative work”,Su shi’ 后面漏掉了“s”,这是个很明显的错误。“representative work”也可以改为“masterpiece”,更简洁。第二句话中“This article is one attempt for it”中“for it”多余,根据上下文读者很清楚此论文就是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另外,“the author”容易引起歧义,读者不知道这里是指写论文的作者还是指苏轼。由于容易引起误会,可以改为“This paper”。在摘要中尽量使用物作主语,这样更客观也不易引起误会。最后一句话中“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过于复杂,摘要应该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避免过于冗长,这里可以改为“contributes to”。摘要在用词方面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避免罗嗦的长句表达。

另一案例

以王茹茹的《评<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为例:

摘要:《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对德国功能派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出功能派的翻译理论即功能目的论在翻译教学中具有明确目的、确定方法和衡量译本质量的实用性与指导性。

分析:这个摘要在形式上缺少了背景信息、目的陈述和研究带来的启示。这个摘要没有详细写出通过研究诺德的这本书发现了德国功能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具体实用性与指导性。而只是在介绍《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这本书的内容。这个摘要写成了对《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这本书的提示,没有把重点放在研究发现上。

小结

写好学术论文的摘要和关键词部分,无论对初学者还是对有经验的研究者来说,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两个部分就是像人的脸一样重要,决定读者是否有兴趣继续阅读。面相凶神恶煞、丑陋无比的人是很少有人愿意与其交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讲,摘要和关键词决定了你的文章是否能被他人认可和借鉴。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上的部分论文的摘要和关键词的分析,发现这些论文的摘要和关键词在结构上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问题。首先,很多学者忽视了摘要的六个结构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发现”。这个部分就是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部分,而有些往往把摘要写成提示性的文字。还有部分学者在摘要里写主观性的评价,这是摘要写作的一大忌讳。在用词上,摘要中应该多用客观性的实词,不宜用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语言尽量简洁,可以用单词表达就不用短语,可以用短语表达就不用句子。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葛达西,张美芳.英语学术论文写作[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 方金秋,景超江.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

[3] 常霄鹏.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及物性分析[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0.

[4] 李旭.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南[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6] 王茹茹.评<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兼谈功能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