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辐射无处不在健康取决“量”与“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辐射无处不在健康取决“量”与“时”

引用
中国青年网
1.
https://health.youth.cn/yw/202404/t20240417_15201806.htm

辐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个话题,但究竟什么是辐射?辐射对人体有多大危害?如何才能有效减少辐射带来的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辐射通常被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能接触到电离辐射的机会很少。非电离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电子产品所产生的辐射均为非电离辐射,能量较低,除非长期、高强度地接触。辐射和伤害不能简单地画等号。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能量高低和电离物质的能力,辐射通常被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张乐天介绍道。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的总称。它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其种类较多,例如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X射线、γ射线等都包含在内。过量的电离辐射对人体有害,会破坏人体细胞、改变DNA结构,引发癌症、白血病等疾病。杀伤力最为巨大的莫过于核武器爆炸以及核电站泄露所产生的核辐射。

非电离辐射,指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它包括能量较低的电磁辐射,例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微波及无线电波等。因此不同于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物质。

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2.4mSv。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mSv,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mSv,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mSv。我国某些高本底地区个人年有效剂量达3.7mSv;砖房每年0.75mSv;水、粮食、蔬菜、空气每年0.25mSv;土壤每年0.15mSv;每天抽20支烟,每年约0.5-1.0mSv;北京——欧洲飞机往返一次0.19mSv;胸部透视一次0.05mSv。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大吗?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能接触到电离辐射的机会很少。“最有可能接触到电离辐射的便是在医疗场景中,例如CT检查。“张乐天表示,在进行影像检查时,放射科技师会在满足医疗检查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

据了解,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建议书中指出,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Sv,也就是当人体受到辐射剂量达到1Sv时,癌变几率升高0.0165。而正常影像检查的剂量,远远达不到1Sv。“因此,每年1~2次的检查产生的少量辐射,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但需要避免短时间内多次进行放射性检查。”张乐天说。

除此之外,张乐天表示,婴幼儿、儿童、孕妇、育龄妇女等人群是辐射损伤的敏感人群。在日常检查中,会给该类人群优先考虑B超、磁共振等无辐射的检查,如果女性已怀孕或有怀孕计划,应及时告知医生。

针对更为常见的非电离辐射,张乐天说:“小徐夫妻所购置的智能眼镜,包括手机、电脑、电吹风、智能家居甚至新能源汽车等电子产品,所产生的辐射均为非电离辐射,能量较低,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会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如果长期、高强度地接触非电离辐射,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针对普通人,张乐天表示,不必谈到辐射就紧张,可通过下列方式,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1.记住“当心电离辐射”的标志,一旦途径有该标志的地方,请立即远离。

2.医院通常会为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提供防护用品,如若没有,请主动要求医护人员提供并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3.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长,不要在房间内集中放置智能家居(例如卧室内摆满了电视机、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空调、微波炉、空气净化器等)。

4.选购装修石材时,提前了解其放射性和检测等级,并请专业人员检测辐射强度是否超标。

5.健康饮食,叶蔬菜、坚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抵御辐射的损害。

6.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青年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