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舟竞渡恒久远 历代画作永留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舟竞渡恒久远 历代画作永留存

引用
1
来源
1.
http://ep.ycwb.com/epaper/xkb/h5/html5/2024-06/09/content_1512_650474.htm


元 王振鹏(款) 《金明池龙舟图》 (局部)


唐 李昭道 龙舟竞渡


宋 张择端(款) 金明池争标图页 天津博物馆


剔彩龙舟图荷叶式盘


扒龙舟瓷盘

目前,广州市天河区端午节(车陂龙舟景)、清远市清城区端午节(白庙疍家游龙)、东莞万江申报的赛龙舟(龙舟月)均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前二者是省级,后者为国家级。随着短视频平台的日益发达,几乎随时可以看到龙舟竞渡的精彩场景,但没有视频记录的古代,龙舟到底如何竞技?所幸历代有不少画家以此为题材,留下了精品名作。本文梳理唐宋元明清各代的不同龙舟题材作品,回望历代的竞渡盛况。

唐代青绿山水《龙舟竞渡图页》:最早表现端午龙舟的书画作品

目前看到最早表现端午龙舟的书画作品,当数唐代李昭道青绿山水的《龙舟竞渡图页》,这件作品目前藏在故宫博物院。

作为典型的早期青绿山水作品,李昭道的这幅作品运用的石青石绿历久弥新。通过画中所描绘的建筑判断,画中的情景当为宫廷中欢度端午的场面。华丽的宫廷楼阁位于画面的右下角,湖水以留白的方式体现出来,远景为青绿的山峦。画面中,人小如豆却清晰可辨,生动有趣。值得注意的是,画中龙舟有两种造型,一种是体型较为硕大,“船”上搭建了楼阁亭榭,更像观光龙船,而另一种则与今天的龙舟相近,舟身瘦长、多人齐划。

似乎延续了唐代龙舟竞技方式,在宋代张择端的(传)《金明池争标图页》上有所体现,据资料显示,《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有两幅龙舟题材的作品传世,一幅是《西湖争标图》,可惜该图目前只有文字记录,画作在明代以后散失。而另一幅则是现藏天津博物馆的《金明池争标图页》,这幅作品曾经过明代安国、项元汴等鉴藏,而最后一位私人藏家是天津实业家张叔诚先生。不过,有研究称画中“张择端呈进”名款由于跟张择端的书法迥异,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款或是他人添加。学者余辉认为,《金明池争标图》页在明代流落江南时,被作伪者后添款,欺为张择端真迹。此外,还有一说,是图为北宋风俗画家高元亨之作,依据是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介绍,高元亨“工画佛道人物,兼长屋木。”但余辉考证认为,《金明池争标图》页不是张著跋文提及的张择端《西湖争标图》,该图所绘殿宇系宋代江南建筑,建筑布局和人物活动大多与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相同,但在幅式和构图上与《清明上河图》卷无关,其绘画风格属于华贵富丽一路,不可能是《清明上河图》的姊妹卷。

《金明池争标图页》:还原宋代龙舟竞技的欢乐场面

收藏周刊记者在天津博物馆官网看到了《金明池争标图页》,上面介绍称,画家在不足一尺见方的绢本上将周围约九里三十步的金明池及岸边的景物、人物悉数生动摹画下来,且画面呈现出开阔、疏朗的布局。由画面下部“池门”入园,以界画手法分别细致描绘了“临水殿”“宝津楼”“棂星门”“仙桥”“五殿”“奥屋”等主要建筑物。

画中表现的竞标场景以一艘大型龙船为中心,这艘大型龙船上建有约两层高的楼阁,人们集中在一楼观看,船的两边分别有三根巨大船桨在划动。

在龙船的两侧各有五艘小龙舟,龙舟形制与今天相近,舞旗招引,舟中桨手则奋力划棹,向前方标杆冲去。画面中各龙舟左突右进的空间安排,营造出争标的激烈、刺激与紧张气氛。

“临水殿”中皇帝赐宴群臣,共赏争标;池岸上百姓或观龙舟,或春游赏玩,或买卖交易……众多人物汇聚图上,虽微小如蚁,但仔细观察,人物比例恰当,姿态各异,神情生动,颇具艺术魅力,把宋代龙舟竞技的欢乐场面一一还原。

元代画龙舟竞渡:热情远远高于南宋

比较之下,元人画龙舟竞渡题材的热情远远高于南宋画家。已故美术史家高居翰研究发现,元代龙舟竞渡类题材长卷绘画有7件之多,加上其他信息来源,目前所知的此类绘画长卷有10幅以上,其中有图像面世者共10卷,但画名、内容均大同小异,其共同点均作为王振鹏之迹,为白描长卷。包括《龙池竞渡图》《宝津竞渡图》卷、《龙舟图》《金明夺锦图》,还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的王振鹏(款)《金明池龙舟图》。王振鹏(款)的这件《金明池龙舟图》的建筑十分华丽,表现手法也是典型的界画风格,木构建筑硕大而装饰精致,所用妙笔几乎还原了建筑具体构造。

在建筑内外,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们,他们有些在屋内畅聊,有些则依靠在岸边护栏,正兴高采烈地看着河上十数条龙舟争相竞渡。

画面中的龙舟造型显然跟现在所看的龙舟大为不同,跟上述唐宋两代的也有较大区别。元代龙舟的造型更具“龙”的特点,首尾弯曲,舟身画满龙鳞,整体看起来十分威猛生动。

尤其让人意外的是,画面的右边有一艘巨大的龙船,体量仿若当下邮轮,龙舟上能建有一栋高于两层的建筑,体量与岸边建筑相当,这一点,与上述《金明池争标图页》所描绘场景类似,不同的是,这一幅的龙船更为壮观威武。

明代“剔彩龙舟图荷叶式盘”:造型为仿生变化而成是当时的创新

龙舟题材在明代画家中并不多见,画家郑重的《龙舟竞渡图》轴是珍贵的一幅。画面采用马远一角式构图,观看赛龙舟的老少人等集中在画面右下角的岸边,为获取更好的观赛角度,有人不惜骑于树干枝头,使得画面生动有趣。画中的留白则形成了烟波浩渺的湖面,四只龙舟、一只凤舟正在湖中挥桨竞渡。整幅画面精致工丽而不失活泼,为风俗画的佳作。

作品风格继承了唐代青绿山水画风,整体瑞丽生动,敷彩勾勒工丽细致,构图及运笔具有明代工笔绘画特点,人物细节刻画精致、风俗情景生动写实。

明代绘画中的龙舟题材虽然不多,但有一件漆艺“剔彩龙舟图荷叶式盘”,盘心浮雕龙舟,二童撑篙,行于莲花朵朵的水面上,岸边有凉亭。

研究专家夏更起赏读介绍,此盘造型为仿生变化而成,是当时的创新。装饰内容丰富,主次分明,花纹细密,漆色沉穆,雕刻不藏锋,这是嘉靖朝官作雕漆器的特点。

再现了清代珠江三角洲扒龙舟习俗的盛况

在清代的广彩中,也有一件龙舟题材的作品《扒龙舟广彩瓷盘》,现藏佛山市博物馆。该盘中主纹饰为游弋在珠江中的两条装饰华丽的广东龙舟,周围观者众多,生动再现了清代珠江三角洲一带扒龙舟习俗的盛况。此盘器形完好,描绘得当,是一件广彩艺术珍品。

佛山市博物馆研究馆员程宜介绍,广彩瓷器描绘龙舟的作品非常稀少。他介绍,在与广彩有千丝万缕关系的珐琅彩瓷作品中另发现一件龙舟竞渡胆瓶,纹饰为两条旌旗招展的龙舟在江河中竞渡,此胆瓶上的龙舟和广州龙舟在形制上区别明显,更似江南龙舟,楼阁也似滕王阁,可能是在描绘滕王阁观西江龙舟竞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