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者必学!六招肌力训练助你征服高峰
登山者必学!六招肌力训练助你征服高峰
本文节选自《登山体能训练必备百科》,作者山本正嘉是日本著名的登山家和运动医学专家,拥有丰富的登山经验和体能训练知识。书中详细介绍了登山所需的各项体能训练方法,旨在帮助登山者提高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
提到肌力训练,也许大家就会联想到使用杠铃、哑铃或训练机器的正式训练,但是登山只要能够轻快地移动自己即可,所以能够负重自己体重的肌力训练就已经足够。
有关登山时的必要肌肉已在前文中说明过,这里只列出具体的训练方法。
半蹲
强化大腿四头肌的代表运动。这片肌肉不仅是登山的主动肌,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主动肌,所以在健康生活的层面上也有强化的必要性。另外,强化大腿四头肌的运动,其他还有如图4-15般的各种方法。
图4-13 半蹲运动
双脚稍微张开,慢慢弯曲。膝关节的角度弯曲到90度即可。脚尖和膝盖方向要一致(膝盖不向内侧弯曲)。当肌力提高、能轻松完成这个动作时,可背着适当重量的背包或以单脚进行动作。单脚进行半蹲时,为了确保平衡可以用手扶着墙壁。
图4-14 锻炼大腿四头肌的各種方法。這些對預防、改善膝關節痛也很有效果。
a:坐在椅子上进行膝盖的弯曲、伸直动作。当膝盖伸直时维持约5秒钟,运用大腿四头肌出力。
b:以仰躺姿势、膝盖伸直的状态单脚抬高约30厘米,维持5秒钟左右。
c:在膝关节下方放个小枕头,形成膝盖稍微弯曲的状态。脚踝固定不动,边以膝盖下压枕头、边伸直膝盖。伸直后维持5秒钟,以大腿四头肌进行收缩。
a~c的运动各做20~30回为1组,最少要进行3组,当训练变得轻松时就再增加运动的组数。a和b也可采取脚踝交叉的方式进行。
提脚跟
强化腓肠肌的运动。这片肌肉在登山中最容易发生抽筋,对预防也很有效果。
图4-15 提脚跟运动
在低台上以脚尖站立,慢慢以脚跟做上下动作。为了保持平衡,手要扶着墙壁。当能够轻松动作后,可背着背包或以单脚进行动作。
仰卧起坐
强化腹肌的运动。这个运动,若以错误姿势进行会造成腰痛(a),所以进行时要注意姿势(b)。若觉得吃力的人,可以如c般将上半身稍微从地面抬起一些,到可以看到肚脐的程度即可。
图4-16 仰卧起坐运动
如a图般,伸直膝盖、伸直脊椎进行的话,会有腰部疼痛的危险性。如b图,膝盖弯曲成90度、脊椎以弯曲状进行,才是正确的方法。无法做到b的人,也可如c图般,手臂向前伸、上半身只稍微起来一些。b能够轻松达成的人,可在头后方附重物或是在向下倾斜的台面上进行。
上身后仰
强化脊椎起立肌(背肌)的运动。不过,登山者一般来说这部分的肌肉都已經很強了,所以若非感觉特别需要,这个运动不做也行。而且,这片肌肉若过强,有时会破坏与腹肌力的平衡,因而造成腰痛。
另一方面,背背包后身体会摇晃不稳的人或必须背重装备的人,最好都要做运动。进行这个训练时,考量到与腹肌力的平衡,仰卧起坐和上身后仰大约以3:1的比例进行。
图4-17 上身後仰運動
若在水平的地板上进行,脊椎太過向後仰会有腰痛的危险,所以可以如左图般请助手帮忙,将上半身伸到平台外面。不需要将上半身向后仰,只要达到水平位置就足够。
伏地挺身
强化肱三头肌和胸大肌的运动。若手臂远离腋下就是强化胸大肌,若手臂紧贴腋下就是强化肱三头肌。使用登山杖的人必须强化肱三头肌,背重装备的人则需强化胸大肌。若在水平地面上觉得吃力的人,也可如图4-18般以"斜向伏地挺身"的方式进行。
图4-18 伏地挺身运动
一般会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不过若感到吃力的人也可如上图般,以平台做斜向伏地挺身。
缩肩
强化斜方肌的运动。背重装备的人或容易引起肩膀僵硬、头痛的人最好要做这个运动。
图4-19 縮肩運動
两手持重物,在手臂伸直的状态下,以肩部肌力做提起、放下重物的動作。
负荷与次数
进行肌力训练时,必须决定负荷和次数,原则如表4-7所示。以某种负荷程度进行运动一直到疲累为止的反复次数称为RM(重量训练单位 repetition maximum)。举例来说,某人以空手(亦即负荷自己的体重)反复进行半蹲运动时,若到了30次就疲累不堪,就称为30RM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