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光无限好,上海植物园梅花始盛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光无限好,上海植物园梅花始盛开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hbg.org/sites/zhiwuyuan/InfoContent.aspx?ctgId=6522203e-d493-47b0-be9f-0574b7df3558&infoId=045a43eb-4e69-49b7-848a-778a15b74bb1

立春已过,上海植物园内的梅花即将迎来最佳观赏期。作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梅花的花期恰逢农历春节,成为新春佳节的主要观赏木本花卉。

梅花的开花条件

梅花的花芽分化通常在夏季(7月至8月)基本完成。冬季的低温春化过程对于打破其休眠状态、启动开花进程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冬季的低温能够迅速满足梅花的需冷量,促使其尽早发芽;而随后较高的温度则会加速其开花进程。

这个冬天,大家普遍感觉气温偏高。气象资料显示,2025年1月的极端温度范围为16℃至-2℃。相比之下,2024年1月的极端温度则为20℃至-4℃,温度变化更为剧烈。今年的极端低温较高,且低温天数较少,这导致梅花花芽的休眠期延长。此外,自去年冬季以来,持续的干旱少雨也影响了花芽的生长,使得今年的花期较去年有所推迟。

目前,园内的龙游梅已开放近二成,花期较去年推迟了约14天;单瓣跳枝梅则处于零星初开阶段,延迟了约10天;繁星淡粉梅的开花率已达约40%。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预计龙游梅、单瓣跳枝梅等早花品种将很快进入盛花期。到2月中下旬,大部分梅花品种将迎来花满枝头的壮观景象,而美人梅等晚梅品种则将在3月上旬左右盛开。

“梅”字的由来

梅花,蔷薇科李属木本植物,历史悠久,广泛栽培。其美学价值与文化象征意义深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蔷薇科的梅,早期写作“某”或“楳”,古文为“槑”,“梅”字最初则用于指代樟科的楠(古代写作“枏”)。后来,“梅”字被假借为专指蔷薇科的梅,原字“某”则被假借为泛指人、地、事、物的用词。

我国最早的词汇解释专著《尔雅》记载:“梅,枏也。”在《说文解字》中,“枏”“梅”“楳”“某”和“槑”均有出现,其中“某”解作“酸果也”,“枏”与“梅”二字互训,而“梅”的解释中多“可食”二字,可见梅最初是指可食用的酸果。

梅花的文化

自古以来,梅花就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作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它象征着坚韧、孤高、纯洁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北宋的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嗣,唯爱植梅养鹤,自称为“梅妻鹤子”。他的诗作《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咏梅的经典。

元代王晃隐居会稽九里山,种梅千株,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他的《墨梅》赞颂了墨梅神清骨秀、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白梅》则展现了白梅清香四溢、勃勃生机的高洁不凡,都暗含了梅花精神与自身高洁气节的共鸣。

梅花的栽培历史

梅花已有超过3000年的栽培历史,按主要用途可分为果梅和花梅两大类。目前,果梅品种约有200个,花梅品种则超过300个。两者的栽培品种都源自野梅的引种和选育演化,花梅最初从果梅中分化出来,但花梅品种发展迅速,数量已超过果梅。

梅花的药用价值

梅花的药用历史同样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但当时药用部位为果实。而梅花入药则始见于《本草纲目》,多用于点汤、煮粥等。李时珍写道:“白梅花古方未见用者。近时有梅花汤,用半开花,溶蜡封花口,投蜜罐中,过时以一两朵同蜜一匙点沸汤服。又有蜜渍梅花法,用白梅肉少许,浸雪水,润花,露一宿,蜜浸荐酒。又梅花粥法,用落英入熟米粥再煮食之。”由此可见,梅花最早的药用方法是药膳或食疗,主要包括“蜜渍”和“煮粥”。

古人云:“花是将开未开好。”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也是古人珍惜的赏花时机。立春之际,欢迎您来植物园探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