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蝶》:书写现代梁祝故事
《化蝶》:书写现代梁祝故事
《化蝶》是浙江文艺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一部新作,作者哲贵通过这部作品,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了经典梁祝故事。
小说以信河街越剧团的新团长、小生剑湫改编《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主线,牵出上一代生旦梅如烟和杜文灯的往事,也将剑湫与旦角搭档肖晓红、戏迷尤家兴三人紧紧缠绕。在舞台的回溯与现实的互文间,上演一出现代的梁祝故事。小说探讨人与传统、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以一段找寻自我的旅程,探索角色转变间的可能。
作家既是在对演员的排演过程进行全方位呈现,也是在为读者细致入微地“讲戏”。小说中,作家这样解释团长剑湫改编《梁祝》的目的:“让这个戏现代起来,让年轻观众走进我们的剧场。就这么简单。”而《化蝶》这本小说,也可视作作家让年轻读者了解传统戏曲的尝试。
对演员职业身份特殊性的探讨也是《化蝶》的主题之一。对小生剑湫和花旦肖晓红而言,舞台和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甚至是混淆在一起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二人是舞台上相辅相成的搭档伙伴,也是生活中暗流涌动的竞争对手;是舞台表演中虚构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也是现实层面上某越剧团的演员、某一位名角的徒弟、某个人的爱人。哲贵在《化蝶》后记中这样写道:“我更感兴趣的,是演员在处理现实生活时,舞台还在不在?他们又如何从坚硬的现实中拔身而出,变成舞台上的演员。”
1973年出生的哲贵是浙江温州人,已出版小说《猛虎图》《金属心》《信河街传奇》《我对这个时代有话要说》,以及非虚构作品《金乡》等。曾获《十月》文学奖、郁达夫短篇小说奖、首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等。
哲贵的文学写作特色鲜明:其文学眼光主要探讨富人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裂变,以及他们与这个时代的微妙关系。他的写作从“信河街”以一种悠然简练的调子出发,使用一贯朴素的叙述形式,铺展开每个故事的线条和纹理,在平静的语调中展现、还原出诸多温州当代生活的日常。对于哲贵来说,其作品中的信河街,已经构成像苏童的香椿树街那样的原乡。《化蝶》是哲贵“信河街”系列中的又一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