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父》:一本深入探讨父子关系的心理学著作
《何以为父》:一本深入探讨父子关系的心理学著作
爱默生说:“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扮演着重要角色。父亲并不是帮母亲打下手、做个替补而已。他是一个男人这个简单的事实和他所怀揣的父爱,将影响孩子一生。
父爱如山,静默而厚重,给你无尽关怀与守护。父爱如灯,温暖明亮,照亮暗夜里你前行的方向。
《何以为父》一书是美国杰出精神分析师迈克尔·J.戴蒙德长达30余年父子关系研究总结,他坚定地认为,父亲身份对儿子和父亲彼此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父亲会深刻地影响儿子,儿子也会影响父亲。父子关系的发展会跨越某些特定的发展里程碑。他提出了“足够好的父亲”这一概念。一个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促进孩子成长的人。
书对父子关系描述深刻而有力,其中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父子关系,描绘了父亲的成长阶段,从妻子怀孕开始;追溯了父子关系,从儿子幼年时期的监护人阶段,到父亲允许儿子独立和成熟,引导儿子进入成年。而随着父亲的年老,父子相互再次走得更近,死亡成为必须接受的现实。他希望这本书能帮助男性好好抚育自己的儿子。
和成为男人一样,成为一个父亲绝非易事。成为父亲太容易被一个狭隘的、可观测的事件所界定。一个男人和女性伴侣生下两个人的孩子后,我们就认为这个男人已“成为”一个父亲。看似如此简单,实际上“成为父亲”是一个相当漫长、微妙且十分复杂的过程。
书中从积极准备,将为人父;从出生到婴儿期,一个父亲的诞生;学步期,父亲把孩子带往世间;童年早期,父亲把俄狄浦斯阶段的男孩领进男人的世界;童年中期,鼓励孩子拥有掌控力、胜任力以及骄傲感;青春期,从英雄到狗熊;成年早期,在场边指导;成年中期,男人对男人;老年期,父子角色反转;结语,生命的弧线。
译者孙平说:“父亲们,‘活下来,活下去’( be alive and stay alive ),在孩子的童年,不死亡,不退场,熬过生活的艰辛,熬过妻子从对你向对孩子的情感转移,熬过孩子对你的亲近和依恋,熬过他们对你的理想化,熬过他们的愤怒,熬过他们的失望,熬过他们把你一会儿视为神和一会儿视为虫的戏剧性起伏,最终在他们心中成为一个普通的却深爱着他们的老男人。”
“你还站在那里,你还坚韧地存在着,because you are a Father”。
“青春期从英雄到狗熊”。青春期的孩子的心境难以捉摸,耐受力全无。他们有时自我崇拜,有时又戏剧性地自我厌弃乃至绝望,他的心智也在转变之中。青春期男孩的身份认同问题;儿子会唤醒父亲的身份认同危机;与父亲进行第二次分离,个体化;青春个性化的重要性;要尝试,但也要有边界。
直面父子关系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因为它必然会让父亲体验到自身的脆弱性和局限性。本书的首要价值是帮助读者理解父亲与儿子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是如何影响对方、塑造对方,如何向对方投射情感和期望,如何生活在对方的目光里。而当人生的起伏落尽,彼此又是如何体验对方在自己生命中的存在。
作者通过温暖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可以激发读者对家庭关系的思考,为你的家庭带来更多的温暖和理解。无论你身为父亲还是子女,这本书都将给你带来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何以为父》是一本深刻但不失温暖的枕边书,告诉读者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好丈夫以及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愿你一生被爱,拥有一个足够好的父亲,或者哪怕不是父亲,也能懂你、爱你、守护你的人。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