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临床补液五大原则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临床补液五大原则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pjingbian/article/C5559Dgk0fq.html

补液治疗是临床医疗中纠正患者体液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重要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5个核心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宁少勿多、见尿补钾。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急性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也适用于各种需要补液治疗的临床场景。

1. 先盐后糖

盐可以帮助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而糖则主要提供能量。在补液时,先加入盐溶液有助于迅速恢复电解质平衡,为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此原则特别适用于急性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等需要快速补液的患者,对于常规补液或特定情况,如高渗性脱水,可能需要调整补液顺序。

2. 先晶后胶

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等晶体液可以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浓度,对微循环有好处。而白蛋白、血浆等胶体液则主要用于补充胶体渗透压,稳定血容量。在补液过程中,通常先输注晶体液以快速扩容,待血液浓度和循环状态得到初步改善后,再输注适量胶体液以进一步稳定血容量。

3. 先快后慢

为了及时纠正体液失衡和电解质紊乱,补液开始阶段需要快速输注液体。随着病情稳定和体液平衡的逐渐恢复,补液速度应逐渐减慢以避免心脏负担过重。中重度失水的患者一般在开始4-8小时内需输注补液总量的1/2-1/3,余量在随后的24-48小时内补足。补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心肺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4. 宁少勿多

补液量应根据患者的实际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来确定,避免过量补液导致水肿、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在补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体液平衡状态,随时调整补液方案。一般先初步纠正丢失量,然后在后续时间内继续补液直至完全纠正。

5. 见尿补钾

钾离子是维持心脏和肌肉功能的重要电解质之一,在缺尿或尿量不足的情况下补钾可能导致高钾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补钾应在确保患者有足够尿量的情况下进行。在补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当尿量增加到每小时30ml以上时,可开始补钾治疗。补钾时应注意控制补钾浓度和速度,避免高钾血症的发生。

补液原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原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用和调整。在补液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体液平衡状态,及时调整补液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