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分:古人的8种习俗,既有趣又有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分:古人的8种习俗,既有趣又有内涵!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9/19/38464827_1117709277.shtml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天文分界点,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春意盎然,生机勃发。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分,探寻古人留下的八种有趣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又到了,这一天,春风骀荡,日夜均分。古诗云:“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春分,古称“日夜分”。《春秋繁露》上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民间也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地回春,和风荡漾,莺飞草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勤劳的农民开始了一年繁忙的农事——“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而且,春分前后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说:“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春分这天,中华民族有着许多有趣的习俗。这些习俗,有不少流传至今,我们小时候也做过,但也有一些已经“失传”了。

竖 蛋

春分这天,人们喜欢找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在桌子上试着把它竖起来。鸡蛋竖起来是不容易的,乐趣也就在屡试屡败、屡败屡试中产生了,春分因此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民间甚至有“春分到,蛋儿俏”的俗语。

之所以在这一天“竖蛋”,是因为这一天地球、太阳、月亮的轨道恰好处能产生均衡引力,让鸡蛋竖立在桌面,相对容易一些。

吃春菜

在岭南地区,流行“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俗称“春碧蒿”的野苋菜。春分之日,人们成群结队去野外采摘“春菜”。采回家后,与鱼片一起做成“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春分喝“春汤”,期盼全家人一年平安健康。

北方人则喜欢去挖荠菜。有一篇老课文的题目就叫《挖荠菜》,其中写到:“当大地春回,万木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时,会带给我多大的喜悦!田野里将会长满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荠菜……我最喜欢荠菜,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花,别提有多好吃了。”

送春牛

春分这天,南北方一些地区还流行送“春牛图”的习俗。在红、黄纸印上《农夫耕田图》,并载有《全年农历节气表》,名曰“春牛图”,由民间能言善唱者扮成“春官”送到千家万户,送去五谷丰登的祝愿。

粘雀子嘴

北方一些山区流行一种“粘雀子嘴”的习俗。即在春分这天,农民把煮好的汤圆放在田埂上或院落里,让麻雀来啄,名曰“粘雀子嘴”,省得它们以后来破坏地里的庄稼。

放纸鸢

春分时节还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春风袅袅,碧空如洗,一只只色彩鲜艳的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飘荡,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教材中有一首古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犒牛祭鸟

江南地区有在春分这天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春分已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祭祀百鸟,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酿春酒

春分酿春酒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人们喜欢在春分这天下灶酿酒,然后储存于瓮中。经夏后,瓮中糟粕逐渐转为红色,酒味经久不坏,称此酒为“春分酒”。在山西、浙江等地,春分酿酒非常流行,“春分酒”也就成为当地最贵重的待宾酒。

台湾作家琦君有一篇散文,题目就是《春酒》,曾被选入2000的语文教材,后来被删除。文中,琦君回忆了小时候喝春酒的趣事,老了后,再也喝不到小时候那样的春酒了,作家感慨说:“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我不知道这篇课文为什么被删除,它能引起多少台湾同胞的思乡情啊!

簪花迎春

簪花是汉族妇女头饰的一种,作为首饰戴在妇人头上,增加了生机勃勃的气息。

除了鲜花以外,还有绢花、罗花、绫花、缎花、绸花、珠花等。中国古代每逢春分之日,朝廷百官巾帽上都簪花。“春分簪花”的习俗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近代在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都有簪花妇女的形象。在如今南方一些省份,春分之日,尚有妇女簪花以迎春分的习俗。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春分时节,大江南北,春光明媚,春意融融。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怀揣憧憬,整装出发,用勤劳的双手去描绘一年的宏伟蓝图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