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开年三连跌,沪指险守3200点!四大原因引发市场调整,后市将何去何从?
A股开年三连跌,沪指险守3200点!四大原因引发市场调整,后市将何去何从?
2025年开年,A股市场遭遇"开门黑",沪指连续三日下跌,险守3200点关口。创业板指更是创下近四个月新低。本轮调整背后有哪些原因?市场何时才能企稳?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市场表现:三大指数集体重挫
2025年1月3日,A股市场延续前一日跌势,主要指数集体下挫。截至收盘,沪指报3211.43点,跌幅1.57%;深成指报9897.12点,跌幅1.89%;创业板指报2015.97点,跌幅2.16%,创2024年9月30日以来新低。沪深京三市近48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达1.28万亿元。
从板块表现来看,微盘股成为"重灾区",微盘股指数跌近5%。AI眼镜、流感概念虽有零星表现,但整体市场热点匮乏。零售、食品等消费股以及算力概念股出现集体回调,中百集团、永辉超市等多只个股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若算上年前12月31日的调整,A股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回调。创业板指数三天下跌8.63%,深成指下跌7.25%,沪指下跌5.75%,创下2016年熔断以来最差开年表现。
调整原因:四大因素引发市场波动
对于A股目前的走势,市场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资金面因素:经历2024年10月份的急涨行情后,市场整体处于区间震荡。期间政策预期起到托底作用,而急涨行情吸引来的大量增量资金,为后面的区间行情提供充裕流动性,催化了多个主题爆发。这带来两个影响:一是市场处于政策真空期而暂时失去方向;二是本轮增量资金中不乏交易性资金,“顺势而为”是其主要特征,一旦预期有变,剧烈博弈下,给市场带来大幅波动。中金公司指出,2024年9月底以来融资余额快速增长,反映相关高净值个人投资者情绪较为积极。近期融资余额出现下滑,对短期资金面产生一定影响。
政策面因素:去年年末降准25BP预期落空对市场信心有一定影响。高层会议提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然而,年前降准降息最终落空。德邦固收认为,当前经济金融数据表现不差,有一定边际改善,1月降息也可能不及预期。
海外因素:特朗普将于1月20日正式上台,市场对其上台后可能采取的加征关税等措施存在担忧。通常市场会对这种潜在不确定性提前反应。
机构调仓:历年岁末年初都是公募基金等机构调仓换股的关键时点,机构年初集中调仓加速了各大板块的“高低”切换。
后市展望:调整或接近尾声
有机构认为,本轮市场调整可分为两阶段:一是小微盘(2024年12月13日—12月25日)调整阶段,二是当前的前期强势股补跌阶段。参考2024年经验,以银行股代表的红利资产在2024年8月7日至8月27日逆势上涨,随后在8月28日至9月12日开启补跌,这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市场见底的信号之一。而本轮市场调整类似微缩版的2024年8—9月行情。2024年12月13日—12月30日,市场调整期间,银行等红利资产再度上行,而12月31日及2025年1月2日两个交易日类似于2024年8月28日后的补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