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蔬菜定植8大要点,清清楚楚,一看就懂!
超实用!蔬菜定植8大要点,清清楚楚,一看就懂!
一年之计在于春,蔬菜定植有技巧。在作物定植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管理,才能够让作物长得更好,成活率更高呢?下面,小蔬来给大家梳理一下!
定植前准备
1. 炼苗
炼苗是在保护地育苗的情况下,采取防风、降温、适当控水等措施对幼苗强行锻炼的过程,让苗子在定植后能够迅速地适应陆地的不良环境条件,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
想要蔬菜定植后缓苗快、长势好、长势壮、抗逆性强,能够早开花、早结果、早成熟,就应该科学炼苗。
2. 炼苗时间
为了提高幼苗抗逆性,使其适应定植后的环境,一般在定植前7天开始炼苗。穴盘育苗可减少喷水量,增强光照,逐步降低夜间温度进行炼苗,炼苗以出现轻度萎蔫为限。
注意:炼苗时间过短,就起不到壮苗健株的作用;炼苗时间过长,又容易造成老化苗,既不利于缓苗,又容易早衰,对后期生长十分不利。
3. 炼苗期间的温度管理
在炼苗期间,白天温度可以略高(喜温性蔬菜可以达到15-20度,耐寒性蔬菜可以达到15-18度),夜间温度可以略低至12度左右,在保证幼苗不受冻害的限度下,应当尽量降低夜间的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降温要逐步进行,控水要适当,通风要由小到大,千万千万不要一下子跨度太大。
小蔬提醒:定植前必须提早建造好大棚或修缮好大棚。尽早施肥深翻,整地起垄,覆盖地膜;安装检修滴灌设施;土壤墒情差可人工造墒,及时扣棚蓄热;计划备好内保温中、小棚的支杆、薄膜材料等,等待适期定植。充分做好定植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定植成活率。
定植管理
1. 定植时间
根据作物对环境的要求天气情况确定定植时间。当苗子达到壮苗标准,比如黄瓜,在温室内10cm深地温稳定在13℃以上时即可定植,定植后最好有3个以上的晴天,有利于提温和缓苗。如果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好,栽培技术水平高,定植期可适当提早,反之应适当推迟定植期,不能盲目抢早定植。
同时,小苗定植(茄科蔬菜一般为4-6叶一心时定植),更利于缓苗。2-3天过后随着新根的生出,植株进入正常生长状态,不会出现急性凋萎的情况。
2. 定植方式
起垄种植有利于缓苗,也能够提高地温。
定植的时候,株行距也很关键,比如种植西红柿,起垄一般是大行宽80厘米,小行宽50厘米,在定植的时候根据品种的不同,株距在40厘米左右。定植黄瓜时,大行宽是70厘米,小行宽是50厘米,株距在28-30厘米。另外,早春定植一般要栽浅一些,因为此时温度低,栽深不易发根。
3. 温度管理
定植缓苗后,要适当拉大昼夜差进行蹲苗,促进菜苗进一步变得强壮。
在蹲苗温度的控制上,豆类蔬菜控制在白天26-28度、夜间12-14度,茄果类蔬菜控制在白天25-28度、夜间12-14度,瓜果类蔬菜控制在白天26-30度、夜间14-15度。
正常情况下,在春季天气晴朗时,大棚内能保持较高的温度,就不需要再加温了。但是,在阴、雨天气时,棚内需要保温被、草帘等保温材料加温(温度保持在16度左右,相比于夜间降低4度)。
4. 湿度管理
定植时,大棚内的相对湿度应尽量控制在70%-80%。当室内湿度高或温度太低时,需要开风口让空气流动,创造一个适宜的湿度环境。必要时,还可以利用除湿机对室内进行除湿操作。当室内湿度没有达到要求时候,可以通过喷灌,增加土壤或者空气中的湿度。
5. 肥水管理
通过合理地浇水来确保基质湿润,才能够让植株不发生萎蔫。比如在定植番茄的时候,大多数菜农是采取先浇地,待墒情合适时,再起垄定植,一般在定植的时候,已经用水灌过定植穴,因此我们浇缓苗水不可过急,避免引起地温下降。
一般来说,缓苗水要在定植后约1周左右,选择在晴天进行,最好膜下浇小水,浇水后要注意提高地温,及时放风排湿。浇水要选择干净的水质,以防藻类植物滋生,堵塞滴灌管道。
同时,后期我们要结合浇水及时追肥,在底肥施足的情况下,用肥量不多,主要任务就是促进根系生长,用好各类功能性肥料,比如菌肥和生根肥等。
信息来自每日农资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