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国主科的“外语”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英语”,而是俄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主科的“外语”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英语”,而是俄语!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USIKH105563WW1.html

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语言学习始终与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紧密相连。从建国初期的"全民学俄语"到改革开放后的"全民学英语",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中国与世界交往方式的变化,更折射出大国关系的演变轨迹。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承载着多姿多彩的文化底蕴,自古便是民族多元、语言丰富的国度。在不同的历史纪元里,中国人民为了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变迁,学习和使用过各种外语。

其中,俄语和英语作为两股重要的外语潮流,曾在不同时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学习热潮,也记录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脉络变迁。

建国之初,中苏两国关系密切,俄语成为了新生中国的“热门”语言。怀着对苏联的感激之情,无论是政府机关、学府还是普通百姓,无不积极学习俄语,仿佛这门语言就是通往友谊和合作的桥梁。

然而,岁月流转,国际风云变幻,中苏关系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1950年代后期,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国际路线等方面出现了分歧和对立,使得俄语在中国的地位和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随着中苏交恶,俄语学习逐渐成为一种负担,而学习英语则因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恢复与发展而兴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西方国家展开了广泛的经济、文化、外交交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成为了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窗口。

从政治家到商界精英,从学者到普通民众,人人渴求掌握英语,以便与世界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合作。这种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不仅拓宽了个人的视野,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养,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与交融。

因此,不论是全民学俄语的热情还是全民学英语的浪潮,都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一面镜子,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和大国关系的演变。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