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做空心病,比抑郁症还恐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做空心病,比抑郁症还恐怖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L1N72505566WKN.html

“空心病”是一种比抑郁症更为严重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患者感到人生毫无意义,对生命感到无趣和悲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困惑和痛苦。这种病症在高学历人群中更为常见,尤其是那些成绩优秀、智商很高的学生。

当你持续感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断抑郁症,但是问题是药物无效,所有药物都无效,这个时候你要警惕,你患的不是抑郁症,而是空心病。

空心病是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命感到无趣和悲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困惑和痛苦!

主要表现总结为以下这几点:

  1. 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
  2. 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3.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4.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6.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
  7. 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等。

空心病一般都在学历高的人群中存在,尤其是很多优秀的高才生,他们智商很高,成绩优秀,可以说他们轻而易举获得的成就,往往让普通人一生都望其项背!但就是我们认为的栋梁之才,内心却是伤痕累累,空洞无物!

疲惫、孤独、情绪差,感觉学习和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看不到希望,终日重复没有意义,生活迷茫对未来没有任何希望,存在感缺失,身心被掏空。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2016年11月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

这些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空心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必须要回到一个非常终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我们解决空心病,那么我们要首先去追问原因。

一,功利主义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人,让生命成为生命。如果我们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那么就会培养出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教育也会成为资本收割的工具,他们不断利用媒体专家把焦虑传导给家长,在“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你不培养你的孩子,我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等极具煽动性口号的轮番轰炸下,于是家长在孩子还在娘胎时,就开始卷了起来。

渐渐地孩子被动地培养一个机器人,他们毫无生命情感。

二,价值观的坍塌

历史上,没有一个价值观像今天这样统一和僵化,当我们每个人眼中只看到金钱名利,那么很多事情就会变得毫无底线,人们再也没有信任可言,人们不再是互助互利,而是互损互害。

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带着面具生活,在这样社群关系中,很多人就会找不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他们无法成为自己,他们只是带着面具的“假人”,这极大地加深了身心的分裂,身心分裂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当我们明白了原因,才有找到解决的方案,事实上答案就在问题之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