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皆是你”:A股人形机器人涨停潮下的价值混沌
“满目皆是你”:A股人形机器人涨停潮下的价值混沌
11月以来,A股市场掀起了一轮人形机器人概念炒作热潮。从特斯拉、华为等科技巨头的动向,到A股上市公司纷纷发布相关公告,人形机器人板块持续走强。然而,在这轮热潮背后,市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预期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相关公司的实际业务与人形机器人概念也存在诸多不符之处。
图片来源:新华社
人形机器人“宇宙”
两年前,马斯克曾预测:到2040年,全球将会有超过100亿-200亿个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甚至可能超过人类的数量。如果按照这个设想,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轻松超过每年20万亿美元。作为对比,截至2023年,全球最大的终端产品市场之一——汽车市场的规模也仅为1.5万亿美元。
两年之后的今天,畅想未来的人不再只有马斯克。近日,花旗集团全球洞察分析团队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6.48亿台,其约达到当前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一半。
在如此巨大的行业尺度之上,A股市场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产业,几乎贯穿了百行千业。仅12月5日,因“人形机器人概念”大涨的个股,就包括物联网传感器企业柯力传感,泛工业制造企业均普智能,协作机器人企业埃夫特,伺服电机企业禾川科技,机器视觉企业奥比中光等等。
“人形机器人的主题投资涉及的行业极其广泛,按照行业分类来看,除了合逻辑的机械行业之外,其他如计算机、新能源车、金属、消费电子等都是人形机器人的延伸行业,且产业容量都不低。”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近日表示。
事实上,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高度复合型学科行业,但因其并非新鲜事物,且当前行业标准,如构型、负载、功能等定量标准缺失的问题,任何企业想通过制造一款原型机来进入行业,都“几乎没有任何门槛”。
粘上人形机器人的“连板王”们
人形机器人江湖未定之时,A股市场也上演着一幕幕匪夷所思的炒作故事。
12月3日晚间,连续录得12轮涨停的南京化纤公告,对公司连番涨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此前,该公司发布资产重组计划,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工艺”)100%股份,并配套募集5亿元资金。之后便有消息传出,南京工艺正在为人形机器人企业供货。对此,该公司回应称,南京工艺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数控机床、光伏与半导体设备、注塑压铸、智能制造及国防航天等,其中数控机床、光伏与半导体设备、注塑压铸为主要应用领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个别产品应用、未形成批量订单,2024年初至本公告披露日,应用到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订单金额仅约10.24万元。
无独有偶,近期出现六连板企业大业股份仅是一家胎圈钢丝、钢帘线以及胶管钢丝等轮胎骨架材料企业。最近,大业股份却因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需要具备的高强度钢丝,而被打造成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概念股。“人形机器人业务目前尚处于探索和市场调查阶段,研发技术团队尚未组建完成,尚未建设生产设备及生产线,尚未产生收入,且公司相关业务未来在技术研发、产品竞争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人形机器人市场目前总体尚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大业股份公告称。
除了看似有关的企业,还有一些一看就无关的企业也被打上了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的标签,如七连板的山东矿机。此前,山东矿机还因无人机研发项目,被打上“低空经济”概念标签,因自动化生产被打上“人工智能”标签等等。“目前公司有自己生产的机械臂,在焊接生产线上应用了这种工业机器人,但不是市场上所说的人形机器人。”山东矿机方面近期表示。
从机器人投资的角度,市场面临的依然是价值链尚未成型之时的一片混沌。“人形机器人的投资存在太多问题,就像早期的果链和新能源一样,比如价值链以谁为主(如零件供应、本体制造、主机品牌、具身智能、应用场景),跟着哪家玩是最好的(比如特斯拉、华为、小米等),谁是门槛比较高的卖水人等等(AI算力、工业母机等),这些问题都是随着时间推进后,我们需要去了解和鉴证的因素。”前述私募管理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