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粘度30和40有何不同?电控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详解
机油粘度30和40有何不同?电控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详解
机油的粘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30和40这两个常见的粘度等级究竟有何不同?此外,电控自动变速器又是如何工作的?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机油粘度30和40的区别
机油粘度30和40有不少不同。
粘度方面,40的机油比30的粘度大。粘度衡量着机油流动性,40粘度的机油在发动机内形成保护膜能力强但阻力也高。
适用气温上,40的机油能适用的最高气温比30的高,高温下40粘度机油性能更稳定,润滑保护更好。
流动性来讲,30的流动性优于40,能降油耗,给发动机散热更快,低温时也更容易流动,助发动机快速启动。
稳定性方面,40在发动机高温时油品稳定性更好,不易分解,保护效果佳。
机油还分矿物、半合成、全合成机油。矿物机油用半年或5000公里要换,半合成机油7到8个月或7500公里换,全合成机油一年或10000公里换。
选油时包装上有5w30、0w20、5w40等字样,w是winter缩写,前面数字表示低温流动性,0w在零下35度能正常流动,5w在零下30度能正常流动,后面数字代表高温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大。
高粘度机油适合高转速、高工作温度发动机,像涡轮增压发动机。低粘度机油适合自然吸气发动机,低转速、低工作温度的发动机。
车龄新发动机刚过磨合期,性能上升期,40换30机油行驶感觉没区别。车龄8到9年以上,换30机油对发动机保护下降,可能燃油消耗增加、动力下降,因发动机缸壁等间隙变大,需高粘度机油保护。
机油分级用字母组合,“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从SA至SN递增,字母机油性能更优,添加剂更多。
选机油得按车辆具体需求和当地气候,保证发动机最佳保护效果。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电控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构成。
液力变矩器安装在发动机的飞轮上,能将发动机动力传递给齿轮机构,利用液体循环中动能变化传递动力,实现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软连接”。
行星齿轮系统由行星齿轮机构和换挡执行器组成。行星齿轮机构能改变传动比和旋转方向,通过齿圈、太阳齿轮、行星齿轮支架的固定以及三个元件的相对运动状态来改变动力传递路线,实现不同传动比。换挡执行器根据控制系统指令松开或固定行星齿轮机构的元件。
液压控制系统把节气门开度和车速通过机械手段转化为液压信号作用于换挡阀来控制工作。
电子控制系统通过汽车上的各种传感器和开关监测汽车与发动机运行状态及节气门开度,将信息转成电信号输入电控单元处理后调整变速器工作状态,确保在不同负荷和车速下选择最佳速比,实现最佳驾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挡位方面,P挡位是停车挡,用于停车锁轮;R挡位是倒挡,用于倒车;D挡位是前进挡,用于正常行驶。
常见的自动变速箱有液力自动变速箱、机械式无级自动变速箱、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
保养时要启动发动机,将变速箱油预热到50℃左右,选档杆在各挡位停留2秒后置于停车挡,查看油尺,若油面不够应及时添加相同品质油品。
电控自动变速器能实现最佳换挡规律,经济性和动力性良好,污染低,换挡无冲击振动,动作准确及时,工作稳定可靠,能适应各种复杂条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无需频繁换挡操作简便,让驾驶更便捷舒适,减轻驾驶员操作负担,提高车辆性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