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昔日霸主的没落,三菱EVO发展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昔日霸主的没落,三菱EVO发展史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6184022_121901098

在汽车运动史上,三菱EVO无疑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从1992年第一代车型问世至今,EVO不仅在世界拉力锦标赛(WRC)中创造了辉煌战绩,更成为了一代车迷心中的图腾。本文将带你回顾这款"街霸"车型的发展历程,重温其从诞生到巅峰再到落幕的传奇故事。

起源:Starion与WRC Group B

在讲述第一代EVO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起源——三菱Starion与错失的WRC Group B机会。

1982年,三菱推出了名为Starion的跑车,并使用该车参加了WRC Group A组(改装量产车组)和N组(原厂车组)的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那个疯狂的年代,WRC最吸引观众的是Group B组(改装运动车型组)比赛。

当时的Group B组共细分为四个组别,自然吸气发动机排气量分别为4000、3000、2500、2000cc四个级别,涡轮或机械增压发动机则要除以系数1.4,最大车重分别为1100、960、890、820公斤。初次之外在传动布局、驱动形式、动力输出方面并没有任何限制。

在如此开放的规则下,Group B吸引了奥迪、标致、兰西亚、福特、雷诺甚至法拉利和保时捷等重磅车队的加入。三菱自然不甘落后,决定在Starion量产车基础上研发B组规格的赛车,并为其换装了4G63自吸发动机。

然而,1985年意大利车手Attilio Bettega驾驶蓝旗亚037赛车失控撞树当场死亡,人们对Group B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仅一年后,一台RS200赛车失控导致十几名无辜观众受伤,三名观众死亡,直接将Group B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986年,Henri Toivonen与领航员一同葬身火海的事故成为了组委会决定取消B组比赛的最后助推剂。原本信心满满的三菱Starion,彻底失去了站在赛场上的机会。不甘心将出色作品雪藏的三菱,转而在Starion的基础上研发了Galant VR-4拉力赛车。

Galant VR-4搭载代号为4G63T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241Ps,最大扭矩达到304N·m。但因车身过于庞大,在狭窄赛道中显得笨拙,成绩并不理想。于是,三菱决定将4G63+4WD的拉力系统塞进当时畅销的紧凑型车Lancer,生产了2500台名为Lancer Evolution的赛车,一代传奇就此拉开序幕。

Lancer Evolution I(CD9A):1992-1994

1992年9月首次亮相的第一代EVO,完全是为了代表三菱出战WRC A组赛事而生。原本计划限量发行2500台,但不到3天就被抢购一空,后续又追加2500台,同样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第一代EVO完全继承了Galant VR-4的动力系统,搭载4G63T发动机,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最大功率247Ps,最大扭矩309N·m。4G63发动机行程为88mm,缸径为85mm,属于长行程发动机,最大扭矩来的更早且更强,但牺牲了一部分极限转速。

为了满足空间紧凑的要求,三菱工程师创新性地将中央差速器移到前桥,采用嵌套式设计,外层齿轮组将动力传输到后桥,内层齿轮组将动力传输到前桥,实现全时四驱,动力分配可实现70:30、60:40、50:50。然而,在1993年的赛事上,第一代EVO的成绩并不理想。

Lancer Evolution II(CE9A):1994-1995

1994年,三菱对EVO进行了改款。虽说是换代,但EVO II的改动并不多。前后轮距分别增加了15mm和10mm,升级了4WD系统,后差速器改为机械式;轮胎尺寸由195/55R15加宽至205/60R15;悬挂系统增加了防倾杆,摇臂、避震等部件也进行了优化,使得第二代车型在操控性上有了显著提升。

动力上仍采用4G63T+5MT组合,最大功率提升至256Ps,扭矩依旧为309N·m。同年,三菱车队从蓝旗亚挖来了汤米·马基宁,这位日后对EVO封神之路至关重要的车手。

在1994年赛季,第二代EVO在众多分站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标志着EVO开始在WRC赛场上崭露头角。

Lancer Evolution III(CE9A):1995-1996

如果说EVO I蹒跚学步,EVO II逐渐成熟,那么1995年2月10日诞生的EVO III,则标志着EVO家族的彻底崛起。有了之前两代前辈的赛场经验,EVO III在设计上有了巨大进步,前保险杠和尾部扰流板都比前两代车型更加夸张,特别是极具侵略感的前保险杠造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时至今日仍是JDM玩家心中的标杆。

动力上,EVO III的4G63发动机通过增加到9:1的压缩比(前两代为8.5:1)和更大直径的涡轮增压器,获得了10马力的功率提升,达到273Ps,最大扭矩仍为309N·m。

1995年赛季,三菱派出了EVO II、EVO III两代车出战WRC。这一年,昔日双冠王丰田因对涡轮限流阀做手脚被抓,被取消成绩并禁赛一年。但让三菱没想到的是,同年斯巴鲁车队科林·麦格雷驾驶着翼豹(Impreza)杀出重围,获得车手总冠军,斯巴鲁车队夺得车队总冠军。三菱的夺冠计划再次破灭,从此在WRC赛场上,三菱EVO和斯巴鲁翼豹成为了一对"欢喜冤家"。

Lancer Evolution IV(CN9A):1996-1998

伴随着Lancer车系于1995年完成换代,第四代EVO于1996年正式推出。全新架构赋予了它从头到脚的革新设计,可以说Lancer Evolution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EVO IV最明显的变化是外观部分超大型前雾灯的出现,同时发动机罩的散热空面积也有所增加。尾部采用了更大的扰流板,尾灯造型从长条形变为三角形。第四代车型的外观设计被不少汽车爱好者看作是最经典的一代。

得益于新架构带来的整车刚性提升,4G63T发动机经过重新设计,采用了更短的活塞和强度更大的连杆机构,再加上凸轮轴近排气角度的调整,使得4G63能够在8.8:1压缩比的情况下输出最大280Ps及330Nm。

EVO IV首次在偏民用的GSR版本上使用了当时三菱最新的AYC(Active Yaw Control)主动式偏向控制系统,以提高弯道的安全性。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EVO的成功是从1996年马基宁的四连冠开始,但实际上在1996年的比赛中马基宁驾驶的是EVO III获得了车手总冠军。从1997年开始,EVO IV才开始在马基宁的手中大放异彩,在获得众多分站冠军后,最终也把车手总冠军收入囊中。但车队总冠军的宝座,依旧被斯巴鲁紧紧握在手中。

Lancer Evolution V(CP9A):1998-1999

在当年的WRC战场上,越战越强的EVO IV引起了其他对手的恐慌,一场激烈的军备竞赛就此展开。势头正猛的三菱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地位,于1998年推出了第五代EVO。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