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问到底丨30万年前的古人类“下巴”长啥样?揭秘“老祖宗”的那些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问到底丨30万年前的古人类“下巴”长啥样?揭秘“老祖宗”的那些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ycwb.com/2025-02/26/content_53258598.htm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30个考古新发现参选项目,这些发现涵盖了人类起源、青铜器文明、农业发展等多个领域,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壮阔图谱。

30万年前的人类下巴长啥样?

让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安徽华龙洞,这个位于梅源山南麓的宝藏洞穴,宛如30万年前的人类生活时间胶囊。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块意义非凡的下颌骨化石,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发现。

这块下颌骨化石是进化到智人的标志性特征。人类进化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华龙洞人的面部更平、眼眶更高、头骨更纤细,面部和下颌部分已经开始向智人过渡。

在华龙洞,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20个个体的古人类群体、400余件古人类制作并有使用痕迹的石制品和大量具有人工切割印记的骨片,以及8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发现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团队合作,以及制作专门的工具来猎杀大型动物

发现古人类食谱 8万年前“菜篮子”里有啥?

时间来到8万年前,我们来到了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这个遗址群的重大发现为“现代人起源”问题的长期争论带来了系统新证据。

在连续3年的发掘中,考古学家们提取了超过2万件泥土样本,总量达20万升。遗址出土了3.1万件石器、18.7万件动物遗骸和6.3万颗植物种子。

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这批植物遗存。研究表明,这些古人类的“食谱”包括葡萄、橡果、接骨草等多种植物,为认识东亚乃至全世界早期现代人行为提供了具有唯一性的新材料。

万年野生稻种藏着稻作文明哪些秘密?

从8万年前穿越到距今1万年的浙江仙居下汤遗址,这里呈现了万年前农业文明的雏形,也蕴藏着我国稻作文明的起源。考古团队在这里找到了大量野生稻种,揭示了从4万年前至2.7万年的稻作起源信息。基本确认了长江中下游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发源地之一

遗址的中心台地似乎是一个远古“广场”。台地上的房址、食物加工场和清晰的道路布局,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繁忙与生活的有序。这里的“红烧土广场”更是将整个社会的“中心”呈现出来。

商代青铜器如何铸造?盘龙城里找答案

盘龙城是长江中游地区商代前期规模最大的城市聚落。考古学家们首次发现了明确的铸铜手工业作坊遗址,大量陶范、陶坩埚、铜冶金渣和炉壁等物品的发现,揭示了商代青铜器的铸造过程。

研究发现,盘龙城的青铜铸造技术与中原的郑州商城高度一致。金属物料来自赣北的瑞昌地区,表明盘龙城通过中原商王朝的物料流通网络获得了南方的铜矿资源。在出土器物中,绿松石镶金饰件、青铜大圆鼎,造型纹饰,甚至铸造工艺都和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基本一致。

“套娃城墙”藏着西周都邑怎样的防御系统?

“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套娃式防御体系。最大的外城墙足足有5个故宫那么大,520万平方米。西南角还藏着中国最早的城墙角台,并且,小城和宫城是在商周交接时就开建,外城西周晚期再加盖,足足延续了几百年。

考古队在王家嘴片区还挖出先周时期2500平方米的宫殿遗址,自带门塾、东西厢房和前后庭院。考古中还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粮仓遗址,1200平方米的干栏式建筑堪称古代中央粮仓,原来周原,就是古公亶父迁岐创业的第一现场。这里不仅有外瓮城+内瓮城的双保险设计,还暗藏30米宽“双向八车道”。

琅琊台遗址揭秘秦始皇为何热衷巡琅琊?

在山东青岛的琅琊台遗址,也藏着一段古老的秘密。从秦始皇东巡到汉武帝的威权宣示,这片土地曾经是中国古代海疆统一的关键节点。随着近年来考古新发现不断揭示,这里的宏大建筑也揭秘了秦始皇为何热衷巡琅琊的秘密。

考古发现一个巨大的高台建筑基址。山顶的夯土台基呈“T”字形,纵深近300米,横向延伸180米,夯土层厚实,质量极高,整体建筑风格雄伟壮观。专家们推测,这正是秦始皇所修建的“琅琊台”。台基周围的排水设施、石铺道路以及附属房间等遗迹,展现了当时严密的规划和建筑技术。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秦汉高台建筑考古的空白,也为研究秦汉建筑风格提供了宝贵资料

山下则发现了一处秦代建筑基址。这些建筑基址与山顶建筑基址相连,组成一个整体建筑群落。通过发掘,考古学家确认这里曾是一个阶梯式院落,背山面海,设计独特。与山顶建筑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宏大的工程系统,彰显了当时帝国对海疆的统治意图。

琅琊台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弥补了历史的空白,也为我们理解古代帝国如何构建强大的政治、文化和海洋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