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最新研究:他汀治疗后,脂蛋白(a)水平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独立相关
《循环》最新研究:他汀治疗后,脂蛋白(a)水平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独立相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因素。针对LDL-C水平较高、ASCVD风险升高的人群,临床指南中已经确立了他汀类药物为一线治疗,但对于脂蛋白(a)水平较高的人群尚没有最佳推荐。随着脂蛋白(a)靶向治疗的出现,了解LDL-C和脂蛋白(a)对ASCVD风险的相互作用及相应的治疗影响,对于指导临床实践非常重要。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在《循环》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通过对6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发现,即使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脂蛋白(a)水平较高(>50mg/dL)的患者仍面临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且这种风险与LDL-C水平无关。
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人员从脂蛋白(a)研究协作项目中筛选了6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他汀治疗临床试验,共包含27658例受试者。每项试验中的受试者以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至他汀组或安慰剂组。主要的ASCVD终点定义为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冠心病、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卒中,或接受任何冠状动脉、颈动脉血管重建术。
6项试验中有5项的中位随访时间都超过了2.3年,最长的达到5.45年。
研究发现
在安慰剂组受试者中,基线的LDL-C和脂蛋白(a)水平均与ASCVD风险显著相关。而在他汀组中,脂蛋白(a)水平与ASCVD风险仍有显著关联,LDL-C则没有。
多变量校正的连续风险模型显示,以5mg/dL水平的脂蛋白(a)为对照,高于此水平时,安慰剂和他汀组受试者的ASCVD风险与脂蛋白(a)水平呈对数线性方式增加。模型显示的脂蛋白(a)和LDL-C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显著。
脂蛋白(a)水平与ASCVD风险的对数线性关联
研究人员根据基线脂蛋白(a)和接受他汀治疗后的LDL-C水平对他汀组受试者进行了分组,基线脂蛋白(a)以50mg/dL为分界线分为两组,治疗后LDL-C水平四等分,组1-组4依次为<77.34、77.34-109.44、109.82-140.37和>140.76mg/dL。
与基线脂蛋白(a)≤50mg/dL和治疗后LDL-C组1的受试者相比,基线脂蛋白(a)≤50mg/dL和治疗后LDL-C组4的ASCVD风险增加41%,基线脂蛋白(a)>50mg/dL和治疗后LDL-C组1的ASCVD风险增加38%,风险增加最多的为基线脂蛋白(a)>50mg/dL和治疗后LDL-C组4的受试者,为90%。
根据基线脂蛋白(a)和治疗后LDL-C水平进行分组后的受试者的ASCVD风险
当使用随访时的脂蛋白(a)水平代替基线脂蛋白(a)时,研究人员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关联,但整体的风险增加更多,例如脂蛋白(a)>50mg/dL和治疗后LDL-C组4的受试者,ASCVD风险增加113%。
研究人员还按照他汀治疗后LDL-C的变化绝对值对受试者进行了分组,当基线脂蛋白(a)≤50mg/dL时,LDL-C下降最少的一组(组4)观察到ASCVD风险增加,为52%,而当基线脂蛋白(a)>50mg/dL时,LDL-C无论如何下降,ASCVD风险都是增加的,即使在LDL-C下降最多的一组(组1)中,风险也增加了28%。
根据基线脂蛋白(a)和治疗后LDL-C变化绝对值进行分组后的受试者的ASCVD风险
研究结论
这项大型Meta分析研究显示,基线脂蛋白(a)水平与ASCVD风险之间持续且独立于基线LDL-C的关联,即使LDL-C经过他汀治疗后达到低水平,脂蛋白(a)水平较高仍与ASCVD风险增加有关,最大的风险增加发生在脂蛋白(a)和LDL-C水平均较高时。
因此,脂蛋白(a)和LDL-C对ASCVD风险的影响是独立的、可叠加的,LDL-C水平的下降并不能完全抵消脂蛋白(a)介导的ASCVD风险。研究结果强调了将脂蛋白(a)纳入检测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未来的临床试验也需要探索在不同LDL-C水平背景下,靶向脂蛋白(a)的治疗对ASCVD风险的影响。
本文原文来自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