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的用药选择
慢性鼻窦炎的用药选择
慢性鼻窦炎(CRS)是耳鼻喉科领域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指的是鼻窦黏膜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病程持续超过 12 周。CRS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类型:2 型 CRS(T2-CRS)和非 2 型 CRS(nT2-CRS),同时也可以根据是否伴有鼻息肉分为 CRS 不伴鼻息肉(CRSsNP)和 CRS 伴有鼻息肉(CRSwNP)。那么,针对 CRS,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呢?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水肿和免疫抑制作用,能够作用于炎症反应的各个阶段。它们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主要药物,目前主要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糖皮质激素(OCS)。
鼻用糖皮质激素
相较于口服糖皮质激素(OCS)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例如,布地奈德鼻喷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以及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CRS)患者的嗅觉功能和临床症状,显著减少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Eos)的数量和活化程度,是 CRS 治疗的首选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也被推荐为儿童 CRS 的一线治疗药物,特别是对于不伴有鼻息肉的 CRS 以及鼻窦手术后的 CRS 患者。对于 T2 型 CRS,鼻用糖皮质激素同样被推荐为首选治疗,能够有效改善 CRSwNP(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和不伴有鼻息肉的嗜酸粒细胞性 CRS(eCRSsNP)的症状。长期使用时,建议选择全身生物利用度较低的鼻用糖皮质激素。
通常,鼻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持续时间不少于 12 周。对于儿童慢性鼻窦炎(CRS),推荐的用药周期为 8 至 12 周,症状得到完全控制后,可考虑继续用药 2 至 4 周。《2 型慢性鼻窦炎临床诊疗意见书》(2024 年版)建议,在处理某些 CRSwNP 病例时,特别是那些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达到 30-50% 以上的病例,可以将布地奈德混悬液浸润于明胶海绵中,并将其放置于手术腔的深部,每周 1 至 2 次,持续治疗 4 至 6 周;如果在此过程中加入透明质酸溶液,将更有利于局部抗炎、水肿消除以及术腔黏膜的修复和上皮化。与鼻喷雾糖皮质激素给药相比,经鼻雾化吸入能够将相对更高剂量的药物直接送达鼻窦深部,起效更快,有效减少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并提升难治性 CRS 患者术后的总体评分。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相较于鼻喷给药,在改善 CRS 患者的嗅觉功能方面显示出更高的有效性。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可能出现鼻痒、鼻腔干燥、鼻部烧灼感、咽炎、鼻出血、恶心、味觉异常、腹泻以及鼻中隔穿孔等症状。
口服糖皮质激素(OCS)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例如甲泼尼龙、泼尼松等,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并迅速缩小鼻息肉体积。OCS 可作为短期治疗手段用于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CRSwNP)的患者,尤其是那些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的鼻息肉患者。
对于儿童慢性鼻窦炎(CRS),不建议常规使用 OCS。只有在病情严重且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才考虑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OCS。
OCS 也可用于短期治疗 T2 型慢性鼻窦炎(T2-CRS),例如在息肉样黏膜水肿、T2-CRS 术后、嗅觉突然减退、术后急性感冒/过敏反应、以及难治性 CRS(如复发性鼻息肉、CRS 伴有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等情况。OCS 能显著改善鼻息肉体积、鼻呼气峰流速和鼻部症状,术前使用 OCS 可确保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术野清晰度,降低并发症风险。
注意事项:可见消化道反应、溃疡、出血、高血糖、血压升高、眼内压升高、血脂升高、代谢紊乱、体型变化、骨折、骨质疏松症、精神疾病、青光眼、白内障等。不建议用于 CRSsNP 者。禁用于严重感染、严重骨质疏松症者等。
抗过敏药物
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具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能够有效改善 CRS 症状和预后。
对于伴有过敏性鼻炎(AR)和变态反应的 CRS 患者,推荐使用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物,如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或鼻用抗组胺药物,如左卡巴斯汀、氮卓斯汀、奥洛他定,疗程建议不少于 2 周。
对于伴有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的 CRS 患者,建议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疗程不少于 4 周。此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 T2-CRS 时,持续用药时间可长达 3 个月。
注意事项:使用抗过敏药物可能会出现嗜睡、消化道反应、神经精神不良事件(特别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心悸、Q-T 间期延长、肝损害、头痛、头晕等症状。
生物制剂
主要涉及单克隆抗体,例如抗 IgE 抗体奥马珠单抗、抗 IL-5 抗体(如美泊利单抗)、以及抗 IL-4α 受体抗体(如度普利尤单抗)等。这些药物具有抗炎作用,能够靶向调节免疫反应,有效改善鼻塞、缩小鼻息肉体积、减少口服皮质类固醇(OCS)的用量、缓解嗅觉障碍、避免手术,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具有显著疗效。
注意事项:可能引起头痛、关节痛、鼻咽痛、咳嗽、皮肤瘙痒和皮疹等症状。
抗生素
CRS 合并明确感染征象,如脓性分泌物时,可以联合使用口服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具备抗感染、抗炎、抗细菌生物膜、调节免疫、调节气道分泌、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例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主要适用于常规药物疗效不佳、血清总 IgE 水平正常、无 Eos 增多且变应原检测阴性的 CRSsNP 患者。推荐采用小剂量长期口服治疗,疗程不少于 12 周。此外,该类药物也适用于 T2-CRS,特别是混合型或伴有术腔感染者,建议小剂量使用超过 1 个月。
对于鼻黏膜炎症较为明显的患者,如有较多分泌物、黏膜充血肿胀等症状,可先采用常规剂量如 500 mg/d 治疗 1 周,待病情缓解后,可改为小剂量如 250 mg/d 长期用药,疗程可为 3-6 个月。
注意事项: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肝损害、头晕、心悸、Q-T 间期延长、胆汁淤积、心律失常、白细胞减少、二重感染等副作用。严禁用于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有延长 Q-T 间期的风险)、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同时,禁止与西沙必利联用。
黏液促排剂
包括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它们能够促进黏液稀化、降低黏液的黏滞度、保持黏液毯的正常比例、增强纤毛活性、提高黏膜纤毛的清除效率,从而有效缓解鼻窦炎的鼻部症状,因此被推荐作为慢性鼻窦炎(CRS)的辅助治疗药物。
注意事项: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呛咳、支气管痉挛、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特别提醒哮喘患者避免使用乙酰半胱氨酸。
鼻盐水冲洗
如等渗生理盐水、< 2% 的高渗盐水,可清除鼻腔的分泌物、保护鼻窦黏膜、增强纤毛活动、改善症状、清除炎性介质、提高生活质量,CRS 术后早期使用对清除鼻腔的结痂、防止粘连有良好疗效,可用于 CRS,适于成人与儿童 CRS、难治性 CRS、T2-CRS,可为术前、术后的常规使用,疗程不少于 4 周。
注意事项:可见局部刺激、鼻腔酸胀、鼻出血、呛水、耳痛、中耳炎、呛咳等。
其他
鼻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赛洛唑啉、萘甲唑啉,可缓解鼻黏膜的炎性反应、减轻鼻窦的阻塞、改善黏膜充血与肿胀、改善鼻腔通气、缓解鼻塞症状,可用于持续性严重鼻塞、CRS 急性发作,需按需、短期、间断使用。疗程 < 7 d。儿童不宜使用萘甲唑啉。
免疫调节剂如细菌溶解产物、转移因子等,可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增强黏膜屏障功能,能有效改善鼻部症状、降低 CRS 的发作频率,可用于儿童 CRS。
参考文献
[1].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杭州,2024)[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3,38(12):1091-1096.
[2].2型慢性鼻窦炎临床诊疗意见书[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4,59(10):990-998.
[3].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54(2):81-94.
[4].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医-药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21年6月21日).
[5].儿童变应性鼻炎鼻用糖皮质激素规范使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11):814-819.
[6].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2021,上海)[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1,27(4):365-371.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