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瑞之死和王熙凤无关,隐藏4点深层次的因素,不容忽视
红楼梦:贾瑞之死和王熙凤无关,隐藏4点深层次的因素,不容忽视
贾瑞是《红楼梦》文本中第一个“领盒饭”之人,令人所不齿的死亡方式至今历历在目。除了是贾瑞咎由自取外,还有4点因素是导致他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根本所在。
《瑞奴伤》
自幼父母早双亡,无奈腐儒功课长。
一脉单传望奋强,欲望熏心枕黄梁。
- 裴望南
1.原生家庭的缺失
贾瑞幼年父母双亡,由爷爷贾代儒夫妇一手拉扯长大。贾代儒是贾代善的庶弟。贾府“代”字辈非嫡派宗族,贾家塾中司塾。
原生家庭的缺失,是造成贾瑞先天性格缺陷的原因。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是没有颜色的童年。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谁也无可替代。
父亲是安全感:父爱如山,父亲就是孩子心中的一座巍峨高山。不用去为孩子打抱不平,只要一个拥抱,就可以让孩子信心满满。不用去为孩子冲锋陷阵,只要一个眼神,就可以让孩子无比踏实。高山在,安全在。
母亲是归属感:母爱如水,母亲就是孩子心中的一汪温柔湖水。不用去为孩子遮风挡雨,只要一个微笑,就可以让孩子心花怒放。不用去为孩子排忧解难,只要一个抚摸,就可以让孩子心安理得。湖水在,归属在。
贾瑞自幼缺少父母之爱,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导致他性格扭曲,心理畸形。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关爱,却又不知道如何去正确表达和获取。他把对异性的渴望和对权力的欲望混为一谈,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2.教育方式的不当
贾瑞由爷爷贾代儒教育长大。贾代儒是一个典型的腐儒,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和科举上,对孙子的教育方式也过于刻板和严厉。
他要求贾瑞必须专心读书,不准贪恋女色,不准结交朋友,不准玩耍嬉戏。这种压抑式的教育方式,不仅没有让贾瑞成为一个正人君子,反而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反叛心理。
他越是被禁止,就越想尝试;他越是被压抑,就越想反抗。他把对爷爷的不满和对教育的反抗,都转移到了对王熙凤的追求上。他把王熙凤视为一种刺激和挑战,一种对权威的蔑视和反抗。
3.社会环境的影响
贾瑞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男性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地位,女性则被视为附属品和玩物。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贾瑞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和占有欲。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贾府的少爷,有权去追求和占有任何他想要的女人,不管对方是否愿意。
他把王熙凤视为一个可以征服和炫耀的对象,而不是一个有尊严和权利的人。他甚至不惜用金钱和地位去贿赂和威胁王熙凤,让她屈从于自己的欲望。
4.人性的弱点
贾瑞之死,归根结底还是人性的弱点所致。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中最致命的几个弱点:
贪婪:他贪恋女色,贪图权力,贪慕虚荣,贪得无厌。
自私:他只考虑自己的欲望和感受,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和权利。
狭隘:他视野狭窄,格局狭小,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和快感,看不到长远的后果和影响。
狂妄:他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欲望所控制。
贾瑞之死,是一个悲剧,也是一个警示。它告诉我们:人性的弱点,如果不加以克制和引导,就会像野兽一样吞噬我们自己。
贾瑞之死,表面上看起来是咎由自取,实际上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悲剧。它揭示了原生家庭的缺失、教育方式的不当、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人性的弱点,如何共同作用于一个人的命运。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人的堕落,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提醒我们:要关注家庭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改善社会环境,完善人格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贾瑞的覆辙,过上真正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