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山东妇女成首例“冷冻人”,丈夫说要等她50年,如今怎样?
49岁山东妇女成首例“冷冻人”,丈夫说要等她50年,如今怎样?
2017年5月8日凌晨4点01分,与肺癌抗争了2年后,49岁的展文莲停止了心跳。察觉到这一变化,守在她身边的“人体冷冻”科学小组立即行动起来:先给她注入特殊药物,将其体内血液和水分置换成人体冷冻保护剂,再把她搬到冒着寒气的冰床上,让体温快速下降,最后“头朝下”装入-196℃的液氮罐中,她将在这里沉睡50年,也成为了我国本土第一例冷冻人。
“只有半年生存期了”
2015年之前,山东济南的展文莲和丈夫、儿子一家三口都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展文莲是个热爱运动的人,经常练瑜伽、慢跑,一口气能做50个俯卧撑。
然而2015年5月的一天,展文莲陪妹妹去医院做检查时,心血来潮自己也检查了一下,结果妹妹没有什么问题,她却查出肺癌晚期。
起初,展文莲很乐观,积极配合治疗,4次痛苦的化疗她都咬牙停了下来。然而病魔太过凶狠,短短几个月,癌症就转移到了脑部。家人带着她跑遍全国各大医院,还咨询了国外专家,但医生们都说只有半年的生存期了。
“我愿意尝试”
2015年12月,展文莲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医生建议她回家静养。此时,展文莲的丈夫王文忠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关于人体冷冻技术的报道,这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他开始疯狂地搜集关于人体冷冻的所有信息,从美国的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到俄罗斯的KrioRus,从科学原理到伦理争议,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了解到,人体冷冻技术是将人体在极低温度下保存,以期待未来医学能够治愈目前无法治疗的疾病。
王文忠决定联系国内唯一一家从事人体冷冻的机构——北京生命延续研究所。经过多次沟通,他了解到,虽然中国在人体冷冻领域起步较晚,但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且价格也比国外便宜很多。
“我愿意等你50年”
2016年1月,展文莲正式签署了人体冷冻协议。她知道,这是一场漫长的等待,但她相信,未来医学一定能够带来奇迹。
2017年5月8日凌晨4点01分,展文莲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按照协议,北京生命延续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立即开始实施冷冻程序。他们先给展文莲注入特殊药物,置换体内的血液和水分,然后将其体温降至-196℃,最后将其放入液氮罐中保存。
展文莲的丈夫王文忠在现场见证了整个过程。他告诉工作人员:“我愿意等她50年,哪怕是一线希望,我也要试一试。”
如今,展文莲静静地躺在北京生命延续研究所的液氮罐中,等待着未来的医学奇迹。而她的丈夫王文忠,也开始了他漫长的等待。
人体冷冻技术在中国
展文莲的案例,也引发了人们对人体冷冻技术的关注。事实上,中国在人体冷冻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北京生命延续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人体冷冻的机构,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经完成了多例人体冷冻案例。
人体冷冻技术虽然充满争议,但其科学原理是基于低温生物学。研究表明,在极低温度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几乎停止,从而延缓细胞的死亡过程。未来,随着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技术的发展,人体冷冻技术可能会成为一种可行的医疗手段。
展文莲的案例,不仅是中国人体冷冻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人类对生命不屈不挠追求的见证。正如王文忠所说:“我愿意等她50年,哪怕是一线希望,我也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