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姓的来源和历史
冷姓的来源和历史
冷姓,作为中华姓氏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从姬姓分支到少数民族融合,再到蒙古族和满族的汉化改姓,冷姓的形成和发展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冷姓的四个主要来源及其历史演变。
冷姓的来源
源流一:出自姬姓
春秋时期卫国开国君主康叔的后代:康叔名封,开始被封于康,所以历史上也有将他称为康叔封的。武庚叛乱被平反以后,周国公把原来商朝的土地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的后代有被封于冷水的,他们用封地作为姓氏,称为冷氏。
出自西周时期王室大夫泠州鸠:泠州鸠,是西周时期王室的大夫,他的后裔子孙以先名字为姓氏,称泠州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泠氏、州氏,其泠氏后有称冷氏者,世代相传。
源流二:出自少数民族
宋代羌族、现代苗族、土家族、彝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均有冷姓。
源流三:源于蒙古族
出自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辉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四: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该支冷氏的鼻为博尔津·色冷,后金政权建立初期率部归附佟·努尔哈赤,授二等轻车都尉,为满洲正白旗佐领,其后裔子孙在清朝中叶,有以先名字末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冷氏,世代相传。
冷姓的历史分布
两汉时期冷姓人在今河南新蔡、陕西西安一带形成大的聚落;隋唐时期,冷姓除继续繁衍于陕西、河南、浙江外,还在今北方之山西、河北、山东,南方之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份定居;宋元时期冷姓居住地进一步扩大,今福建、广东、广西均有冷姓人入迁;明末满清屠川,致川地冷姓避居云贵,此后的湖广填四川,又使两湖之冷姓入迁今四川、重庆。
相关阅读
中华姓氏起源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据统计,我国姓氏已发展到几万个。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其中,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妊)的先祖就是黄帝和轩辕帝。
姓氏与地名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像张各庄、刘庄、李家村、白集、辛集、王家屯、赵店、闵家乡、王圩镇等以姓氏命名的地方。据统计,吉林省德惠县有2030个农村居民点,其中以姓氏命名的有978个,几乎占总数的一半。
冷姓在湖南的源流
岳阳冷氏始祖谟公,唐僖宗时封西江忠义侯,食筠州,子孙遂家焉。传至彻公,后裔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