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RTY键盘布局的起源与演变
QWERTY键盘布局的起源与演变
QWERTY键盘是科技界最大的未解之谜。它位于您的计算机键盘和智能手机屏幕上,是标准键盘布局顶行的前六个字母。但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起源的,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谜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
大约150年前,打字机改变了工作场所,就像20世纪末的个人电脑一样。从那时起,由于路径依赖,我们一直被困在QWERTY上,这是一种曾经被称为“通用键盘”的奇怪布局。QWERTYUIOP安排存在于全球数十亿台模拟和电子设备上。
QWERTY键盘布局的演变之谜
QWERTY键盘布局演变最奇怪的事情是,没有人确切知道为什么布局会变成现在这样。这是一个真正的谜,尽管许多看似权威的消息来源写道相反。在1983年一篇题为《QWERTY键盘:评论》的综合论文中,Jan Noyes写道:“似乎……在QWERTY布局中放置字母的明显原因并不明显,对其起源的疑问仍然存在。”
我们知道是谁创造了QWERTY布局以及它何时首次亮相,但布局本身中大多数字母位置背后的确切含义已经消失在历史中。键盘的发明者在去世前都没有留下解释布局的记录。“起源不明,历史学家不同意,”罗伊・T・格里菲斯(Roy T. Griffith)在1949年写道。因此,在过去的100年里,它一直是人们频繁猜测的主题。以下是我们所知道的。
QWERTY键盘的历史渊源
QWERTY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7年左右,当时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莱瑟姆・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的密尔沃基报纸出版商和发明家在卡洛斯・格利登(Carlos Glidden)、马蒂亚斯・施瓦尔巴赫(Matthias Schwalbach)和塞缪尔・苏莱(Samuel W. Soulé)的帮助下开始研究打字机。
肖尔斯并不是第一个创造打字机的人,但他的创新导致了1874年第一款成功的商用打字机型号,即肖尔斯和格利登打字机,在商人詹姆斯・登斯莫尔的帮助下商业化。
在此之前,肖尔斯的第一台打字机原型(约1868年)包括一个看起来很像钢琴键的键盘,几乎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1870-1871年,在马蒂亚斯・施瓦尔巴赫的帮助下,下一个原型上的钢琴键盘变成了四排按钮键,但键盘仍然保留了几乎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排列方式。
1872年,Sholes和Densmore合作,将按字母顺序排列的键盘布局重新排列为“QWE.TY”的排列方式,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排列方式(句点“R”在后面——顶行的连字符在“P”稍后出现)。到1874年,我们今天所知道的QWERTY布局基本到位,但有一些不同之处,例如“M”和分号键的位置。
雷明顿从肖尔斯和登斯莫尔那里获得了打字机技术的许可,并于1878年发布了雷明顿标准第2号,事实证明非常成功。在后来的修订版中,“M”和分号键交换了位置(以及“X”和“C”之间的交换),这巩固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QWERTY字母排列的最终形式。
为什么选择QWERTY?
由于我们没有从肖尔斯或登斯莫尔那里得到任何关于他们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安排QWERTY的记录(他们1878年的专利甚至没有提到它),历史学家不得不依靠纯粹的推测来解释它。外面有很多这样的东西。
关于QWERTY布局的最常见起源理论来自历史学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出和传播的一系列假设。他们声称,非常早期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打字机容易出现卡纸,而QWERTY布局通过混淆键盘来混淆打字员并减慢他们的速度,或者通过分散最常用的英文字母组合来防止机器中的打字栏发生冲突和卡住。
至于放慢打字员的速度,查尔斯・韦勒(Charles Weller)在他1918年出版的《打字机的早期历史》(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Typewriter)一书中(他亲眼目睹并使用了肖尔斯的第一台打字机原型)强调了打字机的速度:“有时一切都运行得很好,在这种时候可以得到的速度真是太棒了。”书写速度是打字机的重点,不想减慢任何人的速度。(有趣的是,Weller在他的书中没有花时间描述QWERTY布局的起源——这对他来说也可能是一个谜。)
因此,如果他们不想减慢打字员的速度,发明者仍然可以尝试通过分散常用的字母组合(如“TH”)来防止在快速使用过程中出现卡纸。一些评论家对此进行了抨击,指出字母组合“ER”是英语中最常用的字母组合之一,但这两个字母在QWERTY布局中并排存在。但如果你回头看,原来的“QWE.TY”布局将“R”放置在不同的位置。除了“ER”组合之外,分析表明,一般来说,QWERTY布局确实很好地区分了最常用的字母组合,至少在1874年是这样理解的。
但这仍然不是灌篮高手。虽然早期的打字机原型确实会卡住(根据1918年第一手资料),但后来的QWERTY打字机也会卡住,如果你一次按下太多键——这是发明者迅速从钢琴键盘过渡的原因之一,这让早期的测试人员认为他们可以同时按下多个键。因此,历史记录中记录的卡纸问题可能与字母排列完全无关,而是由于打字机的误用。
此外,1949年一项相互矛盾的统计研究表明,1874年生产型号的打字篮(打字杆在敲击纸张的圆圈中的布局)中的QWERTY布局使用了理论上容易发生冲突的近距离排(26%)而不是完全随机的布局(22%)。更复杂的是,人们按下打字的键盘布局不必与敲击纸张的打字栏的布局完全匹配。
总的来说,在所有的来回,仍然没有办法最终说这是布局的起源,但这个理论仍然存在,因为它听起来像是我们今天使用的看似随机的混乱键的合理技术解释。
另一个关于QWERTY起源的最新理论与电报有关。在他们2011年的论文《论QWERTY的史前史》中,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Koichi Yasuoka和Motoko Yasuoka声称,这种布局是在电报操作员的反馈下有机地出现的。他们声称,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打字机的一个关键吸引力在于帮助电报操作员将收到的消息从摩尔斯电码快速转录为常规拉丁字母。他们还声称,由于摩尔斯电码的特殊性,某些关键安排可以加快这一过程。不幸的是,虽然这已被广泛报道为真实,但没有证据支持这些说法。像其他理论一样,这更多的是猜测。
一个更古老的QWERTY理论涉及到与排字工的排字盒的“布局”相似,排字工的排字盒中小写字母的排列更多是根据使用频率而非字母顺序来组织的。在印刷机上排字时,排字工手动从排字盒中挑选字母并将其放置到印刷板上以拼写单词。肖尔斯作为一名出版商,对排字工的工作非常熟悉(据诺伊斯所述,他曾经也做过排字工),因此,将从排字盒中提取字母并将其放置在纸上来操作打字机的类比是自然的。
关于QWERTY的起源,我们最有见地的观点之一来自历史学家Richard N. Current,他在1954年写了《打字机和制造它的人》。Current在开发打字机时获得了Shoals和他的商业伙伴James Densmore之间的信件。Current提到了一些可能的理论,例如字母顺序不适合快速打字,以及避免打字栏堵塞——再次,除了猜测之外别无他法。但最终他说,肖尔斯和登斯莫尔“最终按照打印机外壳的精神布置了打字机键盘,尽管他们没有复制其特定的布置。”
历史学家们一直在支持和反驳QWERTY键盘与排字盒之间的联系,但有趣的是,卡伦特(Current)的书中可能提供了支持这一理论的潜在线索,而卡伦特自己并未意识到。在一封马克・吐温(Mark Twain)用早期打字机写的信中,他提到:“过去当过排字工很可能会对我有很大帮助,因为最重要的是输入的快速。”这表明QWERTY键盘的布局让吐温想起了从排字盒中取出活字的情景。但是,由于QWERTY键盘的布局并不完全匹配任何已知的排字盒布局,这一切都只是推测。
似乎很有可能的是,Sholes和Densmore从字母顺序排列开始,然后出于某种原因将其更改为符合他们的机械需求和个人舒适度的布局。最后,一些按字母顺序排列的遗迹保留在标准布局中,但真正的秘密QWERTY与Sholes和Densmore一起被埋葬,它们可能会留在那里。至于关于QWERTY的神话和猜测的持续存在,历史学家和专家很难承认有时他们只是不知道,而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如此基本的东西的起源这一事实令人倍感沮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人们很容易抓住虚假叙述的安慰。
从打字机到电脑
从1800年代后期开始,打字机大受欢迎。尽管有竞争的替代键盘布局,QWERTY坚持了下来,因为人们首先学会了它,而且不必在另一台机器上学习全新的布局是有道理的。其他制造商模仿雷明顿标准,在布局没有专利执法的情况下,它激增。
在1920年代,电传打字机公司创造了基于标准打字机的键盘布局的电传打印机,并在此过程中借用了QWERTY布局。到1960年代,人们经常使用电传打字机作为计算机终端,因此该标准在1970年代进入了计算机,然后是个人计算机。当IBM将其纳入其101键增强型键盘布局时,QWERTY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这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台式计算机键盘标准的基础。
尽管我们美国人认为QWERTY是一个普遍的给定,但不同的键盘布局在世界不同地区占主导地位。例如,法国、比利时和一些非洲国家使用AZERTY。德国和奥地利使用QWERTZ。但它们都是原始QWERTY布局的衍生物——与Sholes和Densmore在1874年拼凑在一起的布局相同。这些人带走了QWERTY的秘密,但他们的发明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下去,只要我们使用键盘,这可能是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
QWERTY键盘的延续
QWERTY键盘最初的设计只是想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解决键盘按键卡顿的问题,那么随着技术的发展,按键卡顿的问题就已经不存在了。那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是在使用这种键盘呢?
其实,在市面上,确实不只有QWERTY键盘这一种,而且QWERTY键盘也不是打字最快的键盘。甚至有很多人公开说过“QWERTY键盘布局是史上最反人类的设计”。总结下来,这个键盘布局有以下几大缺点:
- 该键盘天生就是为了减速而设计的键盘,效率低下
- 将常用的字母和符号边缘化,并分配给力量较弱的小拇指和无名指
- 中间的黄金区域全都是那些不常用的字母
- 手指不停地在三排键盘中上下移动,效率进一步降低
除了QWERTY键盘外,确实还有很多优秀的键盘布局方式,Dvorak便是其中之一。1936年美国人August Dvorak设计出了被称作Dvorak键盘。
有专家提出,对最优的打字速度来说,键盘应该设计成:
- 右手和左手的负荷应该是相等的。
- 最大化中间排(home row)的负荷。
- 两手顺序交替的频率最大化,并且相同手指的频率最小化。
在这些方面,Dvorak键盘确实做得很好:打字的67%在中间排进行,左右手平衡是47%:53%。QWERTY键盘的打字大多数在最上面一排,并且左右手平衡是57%:43%。
像Dvorak键盘一样,这么多年来,QWERTY键盘从来不缺少竞争对手,也出现过很多优秀的键盘类型,但是最终历史选择了QWERTY键盘,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 很多测评中,其他键盘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
- 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QWERTY键盘,切换成本太高
- QWERTY键盘已经是行业标准
本文原文来自CS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