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梁启超: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14876531_121124778/?pvid=000115_3w_a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是其思想体系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王阳明学术思想中的地位。
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其实内容一样
钱德洪、王畿所撰《阳明年谱》,说他三十八岁始以知行合一教学者,五十岁始揭致良知之教。其实“良知”二字,阳明早年亦已屡屡提及,不过五十岁始专以此为教耳。他五十五岁时有给邹守益一封信,内中几句话极为有趣,他说:“近有乡大夫请某讲学者云:‘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某答曰:‘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他晚年真是“开口三句不离本行”。千言万语,都是发挥“致良知”三字。表面看来,从前说知行合一,后来说致良知,像是变更口号。不错,口号的字句是小有变更,其实内容原只是一样,我们拿知行合一那句话代表阳明学术精神的全部也可以,拿致良知这句话代表阳明学术的全部内容也可以。
“致良知”这句话,是把《孟子》里“人之所以不学而知者其良知知也”和《大学》里“致知在格物”那两句话联缀而成。阳明自下解说到:“孟子云:‘是非之心,智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孰无是良知乎?但不能致之耳。易谓‘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一也。近世格物致知之说,只一‘知’字尚未有下落,若‘致’字功夫,全不曾道着矣。此知行之所以二也。”(《与陆元静第二书》)观此可知致良知正所以为知行合一,内容完全一样,所以改用此口号者,取其意义格外明显而已。
热门推荐
股票都有什么股票代码,如何理解和使用股票代码?
王大陆,被针对了?
珠峰最著名的3具遗骸,遇难20年成地标标识,因两个原因无人敢搬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哪三层 具体是什么
GeoServer瓦片地图服务与Tomcat、Nginx负载均衡配置详解
商标注册与专利申请有何区别
《祭十二郎文》课件(简介、解题、注音、翻译)
武汉昙华林:从历史老街到文化新地标
总是控制不住吼孩子怎么办?及其影响
触觉引导舌头控制的丘脑图谱
10万内SUV精选指南:避坑指南与实战建议
杨贵妃起初面貌、演变过程及其当代文化承载
长三角和珠三角GDP十强市比较,长三角完胜,广东虽败犹荣
双足人形机器人腿部设计的核心与突破
疫苗接种如何帮助保护家人?
养君子兰,如果不满足这4个“小条件”,你养10年也很难开花
C语言中如何保留小数点后6位
海底捞换帅:苟轶群接任CEO,杨利娟转战海外市场
微信文件备份攻略:应对14天自动清理,确保重要数据不丢失
敖仓为何能成为秦汉粮仓?它的命运为何与秦汉同起同落!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是哪年发生的事件?
问道诸子|读懂荀子思想中突出的实践性
门面合同未到期提前退租,押金是否应该退还?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就业法律解析与职业前景分析
走读南阳城|二月二,南阳文保志愿者走读南阳古城——青砖叠影间 探听古城春日心跳
兰州市冰雪旅游线路大盘点,总有一条让你心动
四柱的五行属性如何确定(解析四柱八字五行属性的方法)
跨专业求职时,教育背景如何关联目标岗位
牛油果吃了会发胖吗?
震后应激反应如何调适?心理专家为你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