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竟涨到30元一斤,古代猪肉价格贵吗?古人到底吃不吃猪肉
猪肉价格竟涨到30元一斤,古代猪肉价格贵吗?古人到底吃不吃猪肉
最近的一年中,猪肉价格一路上涨,基本就没有降过。有些地区的猪肉已经达到了30元一斤,照这个势头再涨下去,可能猪肉也要成为只有土豪才能吃得起的食物了。如今的我们已经快吃不起猪肉了,那么在古代,古人吃猪肉容易吗?古代的猪肉价钱贵吗?
现在有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中国古代人几乎都是不吃猪肉的,这个说法显然不准确的,虽然很多时期猪肉很难登上餐桌,但是中国人食用猪肉的历史还是挺久远的。在《国语》中关于越王勾践的记载中,有这么一段内容:“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这里的“豚”就是猪,意思就是老百姓家里生一个女儿,国家奖励一头猪。
古人吃猪肉容易吗
古代饲养猪还是非常困难的,一头猪要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才可以用来宰杀,而且猪还不能像牛一样干农活,这么久的时间还需要不断消耗粮食,对于普通农民家庭来说,养猪压力还是挺大的。所以民间养猪的不多,也没什么养猪的经验,导致猪的出肉率也不高,而且很多古人认为猪肉不干净,也不愿意吃,所以老百姓也对烹饪猪肉没有什么经验。
古代猪肉的价钱贵吗
在古代,不同时期猪肉的价格也不同。在汉朝的《居廷汉简》记载过“肉百斤七百”,意思就是100斤肉能卖700钱,有人还专门计算过,按照汉代的斤两和钱的购买力,对照如今来算,一斤猪肉要100元以上,这可以算是天价了。
宋朝的猪肉价格并不算贵,在苏轼的《猪肉颂》中就曾写道过“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虽然猪肉价钱便宜,但却没人喜欢吃。宋朝人不吃猪肉是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个是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移,他们带来了很多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其中就有爱吃羊肉的习惯,这也影响了当时的汉人。第二个原因就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让认为,猪肉配不上皇家的高贵气质,所以下令皇宫中不许吃猪肉。皇家的饮食习惯很快就成为了风尚,这种风尚也传到了民间,导致宋朝猪肉出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就是“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意思就是富人不吃猪肉,穷人愿意吃却又不懂猪肉的做法。
猪肉在宋朝的普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当时的猪肉爱好者苏轼的大力推广,但在他写得《猪肉颂》中也可以看出,宋代人对猪肉是有多不喜欢。即便是苏轼,也是在被贬官落魄之后,才迫不得已降下身份吃猪肉的。
到了明朝就更有意思了,明朝皇帝朱厚照认为猪与他的姓“朱”同音,再加上他本就是猪年出生,因此他认为养猪、杀猪等与猪有关的活动,都是忌讳的,对他这个皇帝不利。所以就直接发布了一道《禁猪令》,禁止民间养猪、杀猪和吃猪肉。这道禁令直接让猪成了珍稀动物,以至于祭祀活动,都得用羊来代替了。
如今的猪肉,不仅是人们一日三餐中的常客,而且对经济平稳,稳定物价还有重要意义。也希望猪肉价格不要再继续飙涨了,能尽快稳定下来。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