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世纪欧洲神圣罗马帝国是如何从鼎盛走向衰败最后解体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世纪欧洲神圣罗马帝国是如何从鼎盛走向衰败最后解体的?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8JECH5K05564UQW.html

神圣罗马帝国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实体,其历史跨度长达千年。从查理曼大帝加冕为皇帝开始,到1806年弗朗西斯二世退位,这个帝国经历了从鼎盛到衰败的漫长历程。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这个曾经横跨欧洲大陆的庞大帝国的兴衰史。

神圣罗马帝国在鼎盛时期,其领土包括今天的德国、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捷克共和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比利时、荷兰,以及现代波兰、法国和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

帝国在解体前,它由德国的核心领土和法国、意大利、波兰、克罗地亚、比利时和荷兰的小部分领土组成。

神圣罗马帝国创建于公元800年,当时查理曼大帝由教皇利奥三世加冕,帝国时期的基督教世界是一个单一的政治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宗教和政府相结合,共同信仰耶稣基督,皇帝则服从教皇的权威。

帝国名字的由来

罗马帝国这个词在1034年被用来表示康拉德二世统治下的土地,而神圣帝国在1157年被用来表示神圣帝国,使用“罗马皇帝”一词来指代北欧统治者始于奥托二世(皇帝973-983)。

真正意义叫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misches Reich)始于1254年,最终版本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出现在1512年,在15世纪后期发生了几次变化。

在《浮士德1》(Faust I)中,德国作家歌德(Goethe)让莱比锡奥尔巴赫酒窖(Auerbach’s Cellar)的一个酒徒问:“我们神圣的罗马帝国,小伙子们,是什么让它团结在一起”?

歌德在他的自传作品《迪希东与瓦莱伊》中也有一篇较长的、不太令人满意的文章,讲述了他在帝国学院实习时的个人经历。

法国散文家和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在他的《关于一般历史和民族精神的论文集》(1756)中,把神圣罗马帝国描述为一个“聚集”,“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也不是帝国”。

最初帝国的建立

神圣罗马帝国通常被认为是由奥托一世在962年建立的,奥托一世是第一位拥有皇帝头衔的德国人。

虽然有些人认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开始是公元800年查理曼加冕为罗马皇帝,但查理曼本人更典型地使用法兰克人国王的头衔,这也更清楚地表明,

法兰克王国覆盖的地区包括现代的法国和德国,因此是这两个国家的核心。

帝国改革

在15世纪初,帝国的“宪法”在很大程度上仍未确定,尽管一些程序和制度已经被固定,例如1356年的金牛法案,但国王、选帝侯和其他公爵在帝国中各自的职能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国王的个性。

因此,卢森堡的西格斯蒙德(1410年国王,1433-1437年皇帝)和哈布斯堡的腓特烈三世(1440年国王,1452-1493年皇帝)无视帝国的旧核心土地,大多数时候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这被证明是致命的。

没有国王的存在,宫廷会议的旧制度即王国领袖的集会就会恶化,帝国的立法机关帝国议会还不存在,更糟糕的是,公爵们经常互相争斗,往往会升级为局部战争。

与此同时,教会也处于危机之中。几个相互竞争的教皇之间的冲突只能在康斯坦茨会议上得到解决。1419年之后,政府花费大量精力打击胡斯派的异端邪说,中世纪以教皇和帝国为主导机构的统一基督教主体的理念开始衰落。

选帝侯和其他公爵的会议第一次被称为帝国议会,尽管腓特烈拒绝了,但他的儿子在1493年父亲去世后,终于在1495年在沃尔姆斯召开了国会。

在这里,国王和公爵们就四项法案达成了一致,通常被称为帝国改革。一系列法律法案为瓦解的帝国建立了更加完整的框架,除其他外,这一法案产生了帝国圈庄园和帝国内庭。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结构一直持续到1806年帝国灭亡。

然而,又过了几十年,新的规定才被普遍接受,新的法院才开始实际运作;直到1512年,帝国圈才最终确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年,

帝国也获得了它的新头衔“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宗教改革后的危机

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了后来被称为宗教改革的运动,在这个时候,许多地方公爵看到了一个反对查理五世皇帝霸权的机会。

帝国在宗教上出现了致命的分裂,北部、东部和许多主要城市——斯特拉斯堡、法兰克福和纽伦堡——变成了新教,而南部和西部地区基本上仍然是天主教。

宗教冲突在欧洲各地持续了一个世纪,但在德国地区,从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到1618年的布拉格发生的事件相对平静。

当波西米亚人反抗皇帝时,直接导致了一系列被称为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冲突,这场战争摧毁了帝国。


漫长的衰落

罗马帝国的真正灭亡分几个阶段,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赋予了这些领土几乎完全的主权,甚至允许它们与其他国家组成独立的联盟,此后,帝国只是一个基本上独立的国家的集合体。


从1792年开始,革命的法国断断续续地与帝国的各个部分交战。1806年8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弗朗西斯二世(1804年,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在被拿破仑·波拿巴领导的法国军队击败后退位,帝国正式解散。

拿破仑将帝国的大部分地区重组为莱茵联邦,这也结束了所谓的第一帝国。直到1918年,弗朗西斯二世的家族一直被称为奥地利皇帝。


因此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帝国分支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它可以宣称自己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分析

有人说,德国的近代史主要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帝国、宗教改革和后来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二元论。

许多人试图解释为什么德意志帝国从未像邻国法国那样在领土上获得强大的中央集权,以下的原因似乎可以解释:

德意志帝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联邦的机构,再者与法国不同,法国大部分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法兰克王国的东部,后来组成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部落(撒克逊人、图林根人、法兰克人、巴伐利亚人、阿拉曼尼人或斯瓦比亚人)更加独立,不愿将权力割让给中央当局。

由于其宗教内涵,帝国作为一个机构,在教皇和德意志国王之间争夺各自加冕为皇帝的竞争中受到严重破坏。在什么情况下教皇会为皇帝加冕,尤其是皇帝的世俗权力是否依赖于教皇的神职权力,这一点从来都不太清楚,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很多争论,特别是在11世纪,最终导致了1122年的委任之争和沃尔姆斯协约。

直到16世纪,南部和西部的经济利益与汉萨同盟经营的北部的经济利益相背离,汉萨同盟与斯堪的那维亚和波罗的海的联盟要比德意志其他地区紧密得多。

今天的德国史学通常认为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在复杂的法律法规体系下组织众多(实际上独立的)国家的平衡体系。

像贵族或帝国自由城这样的小庄园作为独立的实体存活了几个世纪,尽管他们没有有效的军事力量。最高法院、帝国议会(Reichshofrat)和国家议会(Reichskammergericht)帮助解决冲突,或者至少让冲突保持在口水战而不是枪炮战的状态。

许多不同的领土、不同的宗教派别和不同的政府形式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多样化,即使在今天的德国也能感受到不同区域的文化、行为模式和方言,有时在几公里的范围内都不一样。

1871年德意志统一成为了一个民族国家后,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旧帝国(第一帝国),而新帝国被称为第二帝国,这就是为何阿道夫·希特勒称他的政权为第三帝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