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有限。近年来,研究发现传统中药人参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研究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情感、语言和记忆力的损害。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逐年增多,给社会造成了巨大压力。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有限,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人参作为传统中药,具有滋补强壮、益智健脑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参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然而,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人参的活性成分,以“人参”为关键词检索其活性成分,并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阈值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得到8个关键成分,包括Celabenzine、Dianthramine、Frutinone A、Fumarine、Girinimbin、Inermin、kaempferol和suchilactone。
通过TCMSP和PubChem数据库检索及筛选得到人参活性成分靶点361个。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基因靶点”网络。将检索GeNET和GeneCard数据库后得到的疾病靶点进行筛选后,最终得到疾病靶点1150个。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关键靶点121个。
研究结果
人参活性成分及靶点
通过TCMSP数据库得到的活性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类药性(drug likeness, DL)及类药五规则(rule of five,又称Lipinski规则)为指标进行筛选。通过TCMSP数据库得到的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数据库进行分析再进行筛选。将筛选所得结果相结合得到8个人参主要成分基因,包括Celabenzine、Dianthramine、Frutinone A、Fumarine、Girinimbin、Inermin、kaempferol和suchilactone将其以RENSHEN1-8代称。
药物-活性成分-基因靶点网络
通过TCMSP和PubChem数据库检索及筛选得到人参活性成分靶点361个。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基因靶点”网络(图1)。紫色圆形代表人参,灰色圆形代表有效成分,蓝色圆形代表关联靶点。
疾病靶点及交集靶点
将检索GeNET和GeneCard数据库后得到的疾病靶点进行筛选后,最终得到疾病靶点1150个。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关键靶点121个(图2)。
PPI网络
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分析PPI关系,构建可视化PPI网络(图3)。圆形代表基因表达的靶蛋白,颜色越深,面积越大,度值越大。边代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线段由细到粗,PPI综合得分由低到高。PPI网络中CFTR、ERBB2、PIK3CA和EGFR的综合得分较高,说明各组蛋白间的相互作用能力较强。
图1.人参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
图2.人参活性成分与阿尔茨海默病靶点交集图
图3.人参活性成分与阿尔茨海默病交集靶点PPI分析图
KEGG通路富集分析
利用DAVID v6.8数据库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9条相关通路。通过R语言对所得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并利用线圈图将其可视化,得到结果(图4)。结果显示,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所富集的通路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Ras信号通路、多种细胞凋亡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推测这些通路为人参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通路。
图4.互作靶点KEGG分析结果
GO功能富集分析
利用DAVID v6.8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872个生物过程(BP)结果,55个细胞成分(CC)结果,72个分子功能(MF)结果。通过R语言进行关键基因群的GO分析,并利用线圈图将其可视化,得到结果(图5),表明人参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病。
图5.互作靶点GO分析结果
分子对接
化合物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越低,表明化合物与靶蛋白结合越稳定(表1)。由分子对接结果可知,人参与这些关键靶点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表明人参可能通过作用于以上关键靶点来发挥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最后用Pymol软件对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图6)。
表1.分子对接结合能
Target PDB ID Binding energy
DRD3 3PBL −8.5
ERN1 6W39 −8.8
FGFR1 5EW8 −10.1
MIF 1CA7 −8.9
MMP8 1I76 −8.6
MMP9 5CUH −9.6
MTOR 3FAP −9
PIK3CA 5UBR −8.9
RAF1 6xi7 −9.3
图6.分子对接可视化结果图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验证互作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MR分析中,我们以互作靶点的基因为暴露因素、以阿尔茨海默病为结局,将121个关键互作靶点全部纳入分析,F统计量值均大于10,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表明互作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图7,图8)。
图7.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散点图
图8.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漏斗图
讨论
中医视角下的阿尔茨海默病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虽无“阿尔茨海默病”这一现代术语,但与中医的“痴呆”“善忘”“呆病”等类似,病位在脑,涉及心、肾。其发病机制为年老脏腑虚衰,气血生化不足、精血亏虚致心血及髓海不充、元神失用,且脏腑功能减退致痰饮瘀血堆积影响神机。《灵枢·天年篇》描述中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有行动迟缓、记忆障碍、痴呆,病因是内气虚不胜,为本虚标实之疾,传统中医将其分为肾精衰竭、肝肾阴虚、心脾两盛、痰阻血滞四种类型。
人参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人参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根,含人参皂苷、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是强壮滋补药,作用于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可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治疗神经衰弱和身体虚弱等,还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TNF-α在老年人中参与病理反应促使炎症发生,是脑内淀粉样Aβ斑块形成原因之一,加快阿尔茨海默病病程,IL-1β存在于活化胶质细胞内且释放到细胞外有毒性作用,COX2和iNOS作为炎症诱导剂在阿尔茨海默病发育过程中有作用。人参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主要有效成分是Rb1和Rg1,人参皂苷Rg1能增加脑内Ach合成和M-胆碱受体密度,人参皂苷Rb1可减轻神经毒性损害、抗炎、抗氧化,还能抑制大脑皮层中cNOS活性减少NO细胞毒作用。
网络药理学对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分析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从数据库检索筛选得人参活性成分8个、作用靶点361个,其发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效的成分基因可能为Celabenzine、Dianthramine等。在PPI网络构建分析中,CFTR、ERBB2等前十位靶点与人参活性成分连接度高,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关键活性成分结合力好。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显示人参通过影响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通路老化、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改变阿尔茨海默病发展。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人参影响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干预该病,NF-κB信号通路是代表性通路之一,其在人体中参与多种生理过程,与突触可塑性、学习记忆功能有关,其异常可导致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调节疾病,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有重要推进作用。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前期网络药理学与实验结果一致,符合中药“多途径-多方式-多靶点”的治疗优势,为后续人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药理学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