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显微成像法分辨率可达20纳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显微成像法分辨率可达20纳米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
https://www.cas.cn/kj/202410/t20241012_5035785.shtml
研究人员发明了膨胀显微成像技术。这是他们利用这种新技术创建的大脑海马体神经元图像。图片
如果想看到高分辨率物体,例如细胞中的纳米级结构,就必须使用高功率且昂贵的超分辨率显微镜。试想,如果让物体膨胀变大,那观察可能就会变得更容易。据最新一期《自然·方法》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在成像前先让组织膨胀的方法,最高可将其扩大20倍。这种简单且廉价的方法可能为几乎所有生物学实验室实现纳米成像铺平道路。
该技术实现的分辨率约为20纳米,科学家可以看到细胞内的细胞器以及蛋白质簇。20倍的膨胀效果让科学家“踏入”了生物分子发挥作用的微观世界,因为生命的构成单元是纳米级物质。
膨胀显微成像技术发明于2015年。该技术需要将组织嵌入到一种吸水聚合物中,并分解将组织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当加入水时,凝胶会膨胀,将生物分子彼此拉开。该技术的原始版本可以将组织膨大约4倍。2017年,该研究团队实现了总体20倍的膨胀,但过程十分复杂。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只用一个步骤就实现了20倍的膨胀。其秘诀就在于,找到并优化了一种由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组成的凝胶。它具有极强吸水性,又具备机械稳定性,在膨胀20倍时不会破裂。
借助这一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拍摄到脑细胞内部许多微小的结构,包括负责神经元通信的突触纳米柱的结构。在癌细胞的研究中,还拍摄到了帮助细胞维持结构并在细胞分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管,以及线粒体和单个核孔复合体的组织结构。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热门推荐
会议纪要如何写:提高效率与执行力
Mann等多国学者共议:如何缩小蛋白质组学技术与临床应用间的差距?
小红书真的有“书”了:开辟网文业务,会是下一个番茄小说?
最适合老人的三种旅行方式,可以说替老人量身打造,全程无忧度假
防范电信诈骗小课堂来啦!
Vitalik Buterin的加密货币安全保障策略:冷钱包与去中心化管理
肾脏病饮食知多少
电车快充与慢充的对比,差异何在?
最大限度提高人工智能训练效率:选择合适的模型
良庆区:特色产业黑山羊 增收致富“领头羊”
牙膏的成分、功能与使用方法探秘:护牙小知识大集合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202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生报名操作指导(网页版)
宽窄巷子:穿越历史,探寻成都的古老记忆
一战中的致命创新:德国与芥子毒气的发明及应用
叶舒华:打破常规的K-pop新星
保险续费知识,全面解析与实用指南
了解电机绝缘电阻 如何管理电机?
鼻窦炎与咽炎同治方法有哪些
i9-13900K和i9-13900KF有什么区别?主板搭配指南
化解矛盾纠纷,来看这个派出所的“三全”工作法
油炸花生米热量是多少?10粒油炸花生米的热量
古代住宅布局风水知识全解析
什么是重放攻击(Reply attack)?
奥运兴奋剂争议,揭开养殖业滥用激素内幕
仓鼠可以水洗吗?揭秘宠物清洁的正确方式
霍去病:年轻英雄的故事,激励我们追逐梦想的力量
如何有效应对脸上红血丝:原因与护理方法全面解析
淋巴细胞偏高的原因
企业可持续发展新趋势:从ESG到绿色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