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建议你吃“硬”一点,提升咀嚼力好处还很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建议你吃“硬”一点,提升咀嚼力好处还很多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5EN3A505149FGI.html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吃软食有助于营养吸收和减轻肠胃负担。然而,最新研究表明,适当吃“硬”一点,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降低抑郁风险。

近日,一项发表在瑞士《营养素》杂志的新研究发现,增加饮食硬度(即增加咀嚼肌的活动),有助于降低抑郁风险。研究显示,饮食硬度与调节情绪的营养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锌、镁等)摄入量呈正相关。即使在调整了这些营养素的摄入后,食物硬度与抑郁风险的关系仍然显著。

研究还表明,咀嚼次数越多,记忆中枢海马体的血流量随之增加。如果用一定的节奏咀嚼,还可促进血清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让人精神放松,心情愉悦。

咀嚼力与健康

咀嚼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与促进健康、延长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1. 保持口腔健康

食用硬质食物有助于保持咀嚼力,维持口腔肌肉力量和颌关节的稳定性。在咀嚼硬质食物的过程中,口腔会分泌大量唾液,有助于清洁牙齿、中和口腔酸性环境,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硬质食物还可以帮助去除牙齿表面的软垢,起到自然清洁的作用。

长期偏食软食可能导致牙齿缺乏必要的磨砺,牙釉质表面易形成凹陷,增加龋齿风险。

2. 促进食物消化

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咀嚼次数越多,口腔分泌的唾液越多,越能和食物搅拌在一起,促进消化。硬质食物在口腔中被充分咀嚼后,食物颗粒变小,表面积增大,有利于消化酶的接触与作用,有助于后续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例如,粗粮、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硬质食物,通过增加咀嚼可以更好地促进纤维素的分解,有助于预防便秘、降低肠道疾病风险。

3.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吃硬质食物,有助于平稳控制血糖。硬质食物如全谷物、豆类、新鲜蔬果等,通常对应较低的升糖指数。这类食物结构较为紧密,消化速度较慢,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葡萄糖的释放,避免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

此外,食物越硬,咀嚼时间越长,通过延长进食时间来传递饱腹信号给大脑,有助于防止过量进食,从而达到热量控制和体重管理的作用。

硬一点的食物通常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膳食纤维。纤维素不易被人体消化,能够减缓糖分吸收,有助于血糖的稳定。稍硬的食物需要更长时间的咀嚼、消化和吸收,升糖速度相对也会更慢一些。

如何锻炼咀嚼力

吃饭一直追求柔软食物,会让咀嚼力悄悄下降。以下是一些提升咀嚼力的实用建议:

  1. 日常饮食吃“硬”点

像火烧、煎饼、窝头、烙饼等相对干硬的食物,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消化和吸收,就比发糕、疙瘩汤等升血糖慢。

吃面条时煮熟即可,别煮得太软,烹饪全谷杂豆时别打成浆或做得太松软,要留点嚼头,吃米饭时多选择干饭而非稀饭。

  1. 每一口咀嚼20次以上

培养慢慢咀嚼的意识,尽可能每口多嚼几下。普通人一口饭建议咀嚼20次以上,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及老年人群,每口饭菜尽量咀嚼25次以上。

  1. 两边牙齿交替使用

吃东西时要注意协调牙齿的左右两边,一边牙齿咀嚼5次后,将食物转移到另一边再咀嚼5次,然后重复这一组动作,要避免持续只用一边牙齿进行咀嚼的坏习惯。

提倡“吃硬一点”,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并非鼓励大家挑战牙齿极限,去咀嚼那些坚硬的食物,而是倡导在日常餐饮中巧妙融入那些富有嚼劲,能有效锻炼口腔与消化系统的食品。让食物在口中多咀嚼停留一会儿,不仅能让每一餐吃得更有味道,也是在为健康加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