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骗你!会哄自己开心的人,都掌握了 1 个小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骗你!会哄自己开心的人,都掌握了 1 个小技巧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3A024GY00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或者这就是你?上午工作累了,奖励自己一杯奶茶。下午和同事一起摸鱼散散步,奖励自己上了半天班。今天心情保持得很不错呢,奖励自己一顿好吃的!什么都没做,但努力又活了一天,已经很厉害了!继续奖励自己!

什么是「奖励型人格」?

这种"爱奖励自己"的行为,在社交媒体上被称为"奖励型人格"。其核心理念是:在工作或生活中,通过给自己设定奖励来提升动力和幸福感。

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早就发现,奖励可以刺激多巴胺的释放。多巴胺作为大脑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帮助我们感到快乐和希望,激发行动的力量。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说过,"期待快乐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观的快乐。"

研究表明,期待并获得奖励,不仅仅会让我们更有动力,还可以帮助一个人巩固记忆,调节学习能力。重要的是,奖励对你有价值和意义,它可以是一件物品,一个行为,一次约会。



奖励的好处

《Neuron》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指出,身体压力的缓解程度与个体对抑郁行为的恢复能力密切相关。科学家们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在压力后不久提供的自然奖励(如给予蔗糖和巧克力的自然奖赏),可以帮助个体提高这种恢复能力。

如何实施奖励

奖励不嫌小,但一定不能少。工作完成得很好,要奖励自己;工作完成得不好,但完成了,要奖励自己;工作没有完成,但自己竟然没有崩溃,也要奖励自己。

科学家们发现,对自我采取善意和理解的态度,而不是在困难时刻严厉批评,会对我们产生更有益的影响。体验那些微小的快乐,也会一点一点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就像一道快乐防线,帮助我们在压力和疲惫到来的时候,更好地恢复情绪健康。

结语

在每天的待办事项列表中,除了必须要做的任务,不妨把100种奖励自己的方式也放进去。新年到了,过去一年你可是上了一整年的班,当然要好好犒劳自己,才能跟过去一年的疲劳正式说再见。

参考文献

[1] Schultz W, Dayan P, Montague PR. A neural substrate of prediction and reward. Science. 1997 Mar 14;275(5306):1593-9.

[2] Schultz W. Behavioral dopamine signals. Trends Neurosci. 2007 May;30(5):203-10.

[3] Schultz, W. Dopamine reward prediction-error signalling: a two-component response. Nat Rev Neurosci 17, 183–195 (2016).

[4] Alexander K. Koch, Julia Nafziger, Anton Suvorov, Jeroen van de Ven, Self-rewards and personal motiva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ume 68, 2014, Pages 151-167

[5] Erani F, Patel D, Deck BL, Hamilton RH, Schultheis MT, Medaglia JD.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an effort-reward interaction on cognitive fatigue in individual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J Neuropsychol. 2023 Jun;17(2):364-381.

[6] katerina Dobryakova, Helen Genova, Veronica Schneider, Nancy D. Chiaravalloti, Angela Spirou, Glenn R. Wylie, John DeLuca, Reward presentation reduces on-task fatigue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ortex, Volume 126, 2020, Pages 16-25, ISSN 0010-9452

[7] Dong Y, Li Y, Xiang X, Xiao ZC, Hu J, Li Y, Li H, Hu H. Stress relief as a natural resilience mechanism against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Neuron. 2023 Dec 6;111(23):3789-3801.e6.

[8] Fredrickson B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 Psychol. 2001 Mar;56(3):218-26.

[9] Savage LM, Ramos RL. Reward expectation alters learning and memory: the impact of the amygdala on appetitive-driven behaviors. Behav Brain Res. 2009 Mar 2;198(1):1-12. doi: 10.1016/j.bbr.2008.10.028. Epub 2008 Oct 31.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