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馒头/包子(传统发酵法)
家常馒头/包子(传统发酵法)
传统发酵法制作馒头和包子是许多家庭的必备技能。本文详细介绍了从和面、发酵到包馅、蒸制的全过程,不仅适合初学者学习,也包含了丰富的技巧和经验分享,让读者能够轻松掌握这一传统手艺。
用料
面团用料
- 普通面粉:800g
- 温水:460g
- 酵母粉:5g
- 白糖:两勺
- 奶粉(可不加):两勺/一包
馅儿用料
- 紫米:400g
- 糯米:200g
- 冰糖:适量
家常馒头/包子(传统发酵法)的做法步骤
准备好普通面粉。为了增加奶香味,可以加入奶粉,不喜欢的可以不加。这是传统做法,所以这次就不加鸡蛋了,以免成品泛黄。
传统的方法是:温开水里面加两小勺子白砂糖,充分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一袋酵母粉,让酵母粉在温水中发酵一会儿。因为酵母放的时间长会失效,所以建议使用小包装的酵母粉,每次揉面就放一包,比较方便。
目前我们这个地区温度还不是很低,所以这次图方便,可以直接将酵母倒在面粉里面混合均匀。酵母粉加水里发酵的,可以等几分钟发酵一下就可以直接揉面。方法不一样,效果是一样的。
附一张水中发酵的图片:开水中放入两勺白糖,摸着水不烫手了,就可以倒入酵母粉,静置几分钟,就可以明显看到水中有很多气泡。再倒入面粉中揉面即可。
- 将混合的温开水直接混合的面粉中,借用工具充分搅拌均匀。
- 面粉搅拌中,已经成絮状了。
面团比较湿润,所以建议带上手套揉面。
套上保鲜膜,常温发酵即可。一般看状态,这次发酵了40分钟。一般这一步,可以在面团上滴几滴食用油,用手涂抹均匀,防止面团发酵沾上保鲜膜。
发酵35分钟的状态,可以看到面团已经发酵得撑到保鲜膜了。
撤去保鲜膜,扒开面团可以看到密集的小气泡,这就是发酵好的状态。拿出来揉几下排气,准备包馅儿。
这次做的是紫糯米馅儿的,所以提前用电饭煲煲了点馅儿,紫米:糯米=2:1,浸泡一晚上第二天直接比煮饭时候多放点水,电饭煲煮饭键即可,煮好后丢点儿冰糖,后期搅拌一下就是甜甜的紫米馅儿了。
揪一块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圆形,包上紫米馅儿,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即可。如果是做肉包子,一般不会用擀面杖,直接用手将小面团整理成类似圆形的就直接加馅儿包肉包子了,成品就是小笼包了。肉馅儿较软可以手捏面皮,但是紫糯米馅儿太粘,需要面皮大一点才能包得下馅料,所以借用的擀面杖擀皮儿。
像这样,一个紫糯米馅儿小包子就做好了。
- 包好的包子,放蒸笼里面醒发20-30分钟。蒸包子这一步一般是天然气灶上蒸,锅里放水,锅上放蒸笼,盖上锅盖醒发。夏天一般20分钟就行了,冬天锅里的水可以换成温开水,醒发半小时也差不多了。
醒发好之后,开中小火20分钟。关火焖5分钟就可以开盖了。一般个头不大,所以20分钟差不多。
焖好后,白白胖胖的包子可以出锅、装盘了。啊呜一口,热乎的最好吃~
紫米馅儿满满哒很好吃。但是这次的紫米馅儿不够甜,口感没有想象中的好吃,所以可以平底锅将紫米包子煎成两面金黄,个人感觉比纯包子更好吃。
家常馒头/包子(传统发酵法)的小贴士
- 酵母粉不管是放面粉里还是放温开水水里面,都是可以的!只要不是热水和面就不会把酵母烫死的;
- 一般是做小笼包或者素馅儿的包子,20分钟差不多,关火一定要焖五分钟再开锅;
- 包子做好后一次性吃不完,可以等冷却之后保鲜袋装上,放冰箱冷冻,要吃的时候拿出来复热即可;
- 想要蒸出来的面团更光滑,就需要将一次醒发的面团多揉一会儿,使面团充分排气再开始包包子。我们家一般是自己吃,所以没有那么讲究;
- 喜欢做二发的包子,是因为觉得二发的包子复热的时候跟现做出来的口感差别不是很大,所以一般都做二发的包子;
- 如果求快,可以直接做一发的包子,不用二发。